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主要缩略词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7页 |
·骨修复用全生物可降解基础材料的选择 | 第15-16页 |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仿生修饰 | 第16-17页 |
·活性因子在骨修复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力学刺激对骨修复有重要影响 | 第19-20页 |
·生物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 第20-22页 |
·细胞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 第20页 |
·生物材料细胞相容性的影响因素一:表面化学结构 | 第20-21页 |
·生物材料细胞相容性的影响因素二:表面拓扑结构 | 第21页 |
·生物材料细胞相容性的影响因素三:电荷性 | 第21页 |
·生物材料细胞相容性的影响因素四:表面亲/疏水性 | 第21-22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功能聚乳酸前体的制备 | 第22-23页 |
·功能聚乳酸的制备 | 第23-25页 |
·功能聚乳酸理化性能的研究 | 第25页 |
·功能聚乳酸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 第25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5-27页 |
2 功能聚乳酸前体基材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43页 |
·前言 | 第27页 |
·材料合成 | 第27-30页 |
·主要材料及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30-32页 |
·主要材料及仪器 | 第30页 |
·功能聚乳酸前体的结构表征 | 第30-31页 |
·功能聚乳酸前体中反应基团的定量分析 | 第31页 |
·功能聚乳酸前体的静态接触角的测定 | 第31页 |
·功能聚乳酸前体的吸水率测定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功能聚乳酸前体的结构表征 | 第32-37页 |
·功能聚乳酸前体的定量分析 | 第37-41页 |
·功能聚乳酸前体的亲疏水性的测定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不同浓度梯度功能聚乳酸的制备 | 第43-57页 |
·前言 | 第43页 |
·功能聚乳酸的合成路线 | 第43-45页 |
·功能聚乳酸的合成 | 第45-47页 |
·主要材料及仪器 | 第45-46页 |
·反应体系的选择 | 第46页 |
·引入胶原、RGDS 及 MGF-Ct24E | 第46-47页 |
·引入甘油磷脂胆碱 | 第47页 |
·COL-PLA/RGDS-PLA/MGF-PLA 的表征 | 第47-48页 |
·COL-PLA 中胶原的定性测定 | 第47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胶原 | 第47-48页 |
·RGDS/MGF-PLA 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磷脂胆碱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实验结果 | 第48-54页 |
·反应体系的筛选 | 第48页 |
·COL-PLA/RGDS-PLA/MGF-PLA 的制备与纯化 | 第48-49页 |
·COL-PLA 中胶原的定性/定量研究 | 第49-51页 |
·RGDS-PLA 中的氨基酸分析 | 第51-52页 |
·MGF-PLA 上 MGF-Ct24E 的定量测定 | 第52-53页 |
·GPC-PLA 含量的测定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溶液反应法中体系的选择 | 第54-55页 |
·活性分子接枝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功能聚乳酸的结构及理化性能研究 | 第57-71页 |
·前言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化学结构的测试 | 第57-5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拓扑结构的测试 | 第58页 |
·亲疏水性的测定 | 第58-59页 |
·实验结果 | 第59-66页 |
·化学结构 | 第59-64页 |
·拓扑结构 | 第64页 |
·亲疏水性 | 第64-66页 |
·讨论 | 第66-69页 |
·理化性能与聚乳酸接枝支化度的关系 | 第66-68页 |
·拓扑结构与功能化基团之间的关系 | 第68页 |
·亲疏水性与功能化基团之间的关系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5 功能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第71-93页 |
·前言 | 第71-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5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72-73页 |
·细胞培养 | 第73页 |
·细胞在功能聚乳酸上的形态学观察 | 第73-74页 |
·细胞在功能聚乳酸上的黏附 | 第74页 |
·细胞在功能聚乳酸上的铺展 | 第74页 |
·细胞在功能聚乳酸上的增殖 | 第74页 |
·细胞在功能聚乳酸上的迁移能力 | 第74页 |
·细胞在功能聚乳酸上的功能行为 | 第74-75页 |
·GPC-PLA 的蛋白吸附 | 第75页 |
·GPC-PLA 的血小板粘附 | 第75页 |
·结果 | 第75-88页 |
·含黏附性多肽功能聚乳酸 | 第75-81页 |
·MGF 改性的功能聚乳酸 | 第81-87页 |
·磷脂胆碱改性的功能聚乳酸 | 第87-88页 |
·讨论 | 第88-92页 |
·活性因子与细胞功能行为的关系 | 第88-90页 |
·表面结构与细胞相容性的关系 | 第90-91页 |
·亲疏水性与细胞相容性的关系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3-97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展望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
附录 | 第109-11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9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09-110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