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国内锌冶炼概况 | 第11-12页 |
·铜锌镉的主要回收利用方法 | 第12-13页 |
·镉的回收与利用 | 第12页 |
·锌的回收与利用 | 第12-13页 |
·铜的回收 | 第13页 |
·铜镉渣的国内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8页 |
·铜镉渣的国内外利用现状 | 第13-17页 |
·铜镉渣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8-21页 |
·本课题的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试剂 | 第21-27页 |
·试验原料来源、预处理及性质 | 第21-23页 |
·主要实验仪器装置及型号 | 第23-24页 |
·实验所用的主要化学试剂 | 第24页 |
·实验研究方法及化验分析 | 第24-27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实验结果的化验分析 | 第25-27页 |
第3章 铜镉渣的酸性浸出 | 第27-43页 |
·铜镉渣中铜、锌、镉的浸出原理 | 第27-35页 |
·概述 | 第27页 |
·浸出过程热力学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浸出动力学研究 | 第32-35页 |
·稀硫酸浸出的实验研究 | 第35-43页 |
·铜镉渣水浸实验 | 第36页 |
·室温下稀硫酸浸出时间的确定 | 第36-37页 |
·硫酸用量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液固比对铜镉渣酸浸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最佳条件下的放大浸出实验 | 第40-43页 |
第4章 酸浸渣的氧化浸出 | 第43-49页 |
·氧化酸浸时间的确定 | 第43-44页 |
·硫酸用量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MnO_2用量实验 | 第46-47页 |
·氧化浸出条件综合实验 | 第47-49页 |
第5章 铜的萃取与反萃 | 第49-61页 |
·铜的萃取实验原理 | 第49-52页 |
·铜萃取的化学反应 | 第49-50页 |
·影响铜萃取的因素 | 第50-51页 |
·LIX973萃取剂性质 | 第51-52页 |
·铜的萃取实验研究 | 第52-57页 |
·相比实验 | 第52-54页 |
·萃取等温线的绘制 | 第54-55页 |
·负载有机相中铜的饱和容量测定 | 第55-57页 |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研究 | 第57-59页 |
·铜的萃取与反萃试验小结 | 第59-61页 |
第6章 氧化酸浸液中锌的萃取分离 | 第61-73页 |
·P_(204)萃取剂萃取金属的原理 | 第61-63页 |
·P_(204)基本性质 | 第61-62页 |
·P_(204)的萃取过程 | 第62-63页 |
·氧化酸浸液中锌的P_(204)萃取 | 第63-71页 |
·相比对6.8%P_(204)有机相萃取锌的影响 | 第63-65页 |
·初始pH值对6.8%P_(204)有机相萃取率的影响 | 第65-67页 |
·相比对25%P_(204)萃取锌的影响 | 第67-69页 |
·初始pH值对25%P_(204)萃取锌的影响 | 第69-71页 |
·氧化酸浸液中锌的P_(204)萃取小结 | 第71-7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