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隧道围岩结构面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隧道围岩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土、岩及接触面力学性质 | 第16-28页 |
·工程概况 | 第16页 |
·土、岩及接触面力学特性 | 第16-25页 |
·试验方案 | 第16-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土工试验成果 | 第18-25页 |
·弹塑性模型中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确定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3 土、岩接触带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和衬砌结构内力变化特征 | 第28-43页 |
·土、岩接触隧道围岩描述方法 | 第28-29页 |
·土、岩接触面的倾角α | 第28页 |
·土、岩接触层的面积比η | 第28-29页 |
·土、岩接触层的刚度比ω | 第29页 |
·数值模型与参数 | 第29-30页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29页 |
·数值计算方案 | 第29-30页 |
·计算方法与参数选取 | 第30页 |
·计算成果分析 | 第30-41页 |
·土、岩接触带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和衬砌结构内力变化特征 | 第30-31页 |
·土、岩接触面的倾角对围岩变形规律和衬砌结构内力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31-33页 |
·土、岩接触面的面积比对围岩变形规律和衬砌结构内力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33-36页 |
·土、岩接触面的刚度比对围岩变形规律和衬砌结构内力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36-38页 |
·土、岩接触面的埋深对围岩变形规律和衬砌结构内力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38-39页 |
·土、岩接触面的不同开挖方式对围岩变形规律和衬砌结构内力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39-41页 |
·开挖方式和支护方案选取原则 | 第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4 土、岩接触带隧道结构三维力学特征 | 第43-54页 |
·数值模型及参数确定 | 第43-44页 |
·数值模型 | 第43-44页 |
·模型参数与计算方案 | 第44页 |
·计算成果分析 | 第44-52页 |
·衬砌最大位移变化规律 | 第44-47页 |
·围岩最大平均有效应力变化规律 | 第47-49页 |
·衬砌最大轴力变化规律 | 第49-51页 |
·衬砌最大弯矩变化规律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5 锁脚锚管作用机理 | 第54-63页 |
·锁脚锚管模拟方法 | 第54-56页 |
·数值模型与参数确定 | 第56页 |
·计算成果分析 | 第56-61页 |
·锁脚锚管长度对支护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 第56-59页 |
·锁脚锚管角度对围岩变形和支护内力的影响 | 第59-61页 |
·锁脚锚管在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 第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6 黄土隧道深浅埋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70页 |
·黄土隧道深浅埋应力条件和变形条件分析 | 第63-64页 |
·拱顶上覆土体应力条件分析 | 第63-64页 |
·拱顶上覆土体变形条件分析 | 第64页 |
·数值分析工况与模型参数 | 第64-65页 |
·拱顶中心线土压力系数和内表比变化规律分析 | 第65-69页 |
·不同埋深土压力系数和内表比的变化规律 | 第65-66页 |
·不同洞径土压力系数和内表比的变化规律 | 第66-67页 |
·土压力系数和内表比与埋深和跨度之比的关系 | 第67-68页 |
·不同围岩类型土压力系数和内表比的变化规律 | 第68页 |
·不同开挖方式对土压力系数的影响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7 工程实例 | 第70-73页 |
·工程概况 | 第70页 |
·具体实施方案 | 第70-71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8 结论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