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 1.中医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传统中医对慢性再障的认识 | 第13-15页 |
| ·现代中医对慢性再障的临床研究 | 第15-17页 |
| ·现代中医对慢性再障发病机理的试验研究 | 第17-18页 |
| 2.现代医学对慢性再障发病机理的研究 | 第18-19页 |
| 3.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动态与意义 | 第19-20页 |
| ·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对疾病影响的研究 | 第20-22页 |
| 4.Src-PLC-IP3蛋白通路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Src蛋白 | 第22-23页 |
| ·PLC蛋白 | 第23-24页 |
| ·IP3蛋白 | 第24页 |
| 5.钙离子及其通路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 ·钙离子及其通路的试验研究 | 第24-25页 |
| ·骨髓相关细胞内Ca~(2+)水平的研究 | 第25-26页 |
| ·钙离子荧光探针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6.本课题组对慢性再障造血粘附信号的前期研究成果 | 第27-29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疗效研究 | 第29-52页 |
| 1.资料与方法 | 第29-35页 |
| ·病例来源 | 第29-30页 |
|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30-31页 |
| ·治疗方案 | 第31-32页 |
| ·观察指标 | 第32-34页 |
| ·疗效评价 | 第34页 |
| ·统计方法 | 第34-35页 |
| 2.结果 | 第35-39页 |
| ·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 第35页 |
| ·试验组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疗效比较 | 第35-36页 |
| ·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36页 |
|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36-37页 |
| ·试验组中肾阳虚型和肾阴虚型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37页 |
|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 | 第37-38页 |
| ·试验组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治疗前后外周血象的比较 | 第38页 |
|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骨髓增生度的变化 | 第38页 |
| ·试验组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治疗前后骨髓增生度的变化 | 第38-39页 |
| 3.讨论 | 第39-52页 |
| ·补髓生血颗粒临床疗效观察意义及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 ·补髓生血颗粒立法理论渊源探析 | 第40-44页 |
| ·补髓生血颗粒组方探析 | 第44-52页 |
| 第三部分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 | 第52-59页 |
| 1.研究对象 | 第52页 |
| 2.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2页 |
| 3.试验方法 | 第52-53页 |
| ·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 | 第52页 |
| ·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染色 | 第52-53页 |
| ·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浓度测定 | 第53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53页 |
| 4.研究结果 | 第53-56页 |
| 5.讨论 | 第56-59页 |
| ·Ca~(2+)通路的生物学特性 | 第56-57页 |
|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的影响 | 第57-59页 |
| 第四部分 Src/PLC/IP3信号转导通路的试验研究 | 第59-80页 |
| 1.资料和方法 | 第59-63页 |
| ·资料来源 | 第59页 |
| ·资料 | 第59-60页 |
| ·试验方法 | 第60-63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63页 |
| 2.试验结果 | 第63-72页 |
| ·慢性再障各组治疗前后BM NCSrc蛋白表达水平 | 第63-65页 |
| ·慢性再障各组治疗前后BMNC Phospho-Src蛋白表达水平 | 第65-66页 |
| ·慢性再障各组治疗前后BMNC PLC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66-68页 |
| ·慢性再障各组治疗前后BMNC Phospho-PLC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68-69页 |
| ·慢性再障各组治疗前后BMNC IP3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69-71页 |
| ·慢性再障各组治疗前后BMNC Phospho-IP3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71-72页 |
| 3.讨论 | 第72-80页 |
| ·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对信号通路的意义 | 第72-74页 |
|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BMNC Src及其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 第74-76页 |
|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BMNC PLC及其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 第76-77页 |
|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BMNC IP3及其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 第77-78页 |
| ·Src/PLC/IP3信号转导通路与Ca~(2+)关系探讨 | 第78页 |
| ·Src/PLC/IP3信号及Ca(~2+)转导通路与CAA关系的探讨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2页 |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