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组织内知识共享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使用工具 | 第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5页 |
·论文篇章结构 | 第12-13页 |
·论文框架图 | 第13-15页 |
2 社会网络对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 | 第15-22页 |
·联结强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 第15-17页 |
·网络结构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 第17-19页 |
·网络密度 | 第17-18页 |
·结构洞 | 第18-19页 |
·凝聚中心性 | 第19页 |
·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 第19-22页 |
3 社会网络分析 | 第22-29页 |
·社会网络分析的起源、发展 | 第22-24页 |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起源 | 第22页 |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发展 | 第22-24页 |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步骤 | 第24-25页 |
·社会网络分析的形式化表征方法 | 第25页 |
·图论法 | 第25页 |
·矩阵法 | 第25页 |
·社会网络分析的不同层面 | 第25-29页 |
·整体网分析 | 第26页 |
·个体网分析 | 第26-27页 |
·凝聚子群分析 | 第27-29页 |
4 实证分析 | 第29-49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9-34页 |
·研究对象及其社会网络边界 | 第29页 |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 | 第29-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4页 |
·整体网络分析 | 第34-35页 |
·整体网络密度 | 第34-35页 |
·整体网络中心势 | 第35页 |
·个体网络分析 | 第35-43页 |
·点度中心度 | 第35-38页 |
·中介中心度 | 第38-41页 |
·接近中心度 | 第41-42页 |
·特征向量中心度 | 第42-43页 |
·凝聚子群分析 | 第43-49页 |
·凝聚子群分析过程 | 第43-47页 |
·凝聚子群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5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49-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不足之处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