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现代社会缺失传统的造物情感 | 第7页 |
·高科技下的生活距离感加大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有关礼文化下的造物法则的论著 | 第8-9页 |
·陶瓷设计相关的书籍 | 第9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礼器” | 第11-12页 |
·陶瓷礼品 | 第12-14页 |
2 陶瓷礼器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的造物思想 | 第14-22页 |
·陶瓷礼器起源说 | 第14页 |
·陶瓷礼器的历史演变 | 第14-19页 |
·陶瓷礼器所体现的造物思想与造物原则 | 第19-22页 |
·与“时”俱进——天时 | 第19-20页 |
·与“法”相依——规范 | 第20页 |
·与“宜”相适——和谐 | 第20-21页 |
·与之相“称”——相称 | 第21-22页 |
3 古代陶瓷礼器与现代陶瓷礼品的关系 | 第22-27页 |
·古今“礼”的异同 | 第22页 |
·古代陶瓷礼器与现代陶瓷礼品造物观之间差异 | 第22-24页 |
·古代礼器造物观融入现代陶瓷礼品设计中的可行性探析 | 第24-27页 |
·人为物本,物因人用 | 第24-25页 |
·观象制器,象以圜生 | 第25页 |
·重器物的文化性 | 第25-27页 |
4 古代陶瓷礼器的造物思想对陶瓷礼品设计的启示 | 第27-38页 |
·陶瓷礼品设计应重天时 | 第27-29页 |
·审美趋势引导设计风格 | 第27-28页 |
·政策引导设计方向 | 第28页 |
·科技引导设计体验 | 第28-29页 |
·陶瓷礼品设计应守规范 | 第29-31页 |
·选材之规范 | 第29-30页 |
·需求之规范 | 第30页 |
·设计程序之规范 | 第30-31页 |
·陶瓷礼品设计应崇和谐 | 第31-33页 |
·设计因素本身 | 第31-32页 |
·“以人为本”思想 | 第32-33页 |
·生态设计观 | 第33页 |
·陶瓷礼品设计应倡相称 | 第33-38页 |
·身份地位性 | 第34页 |
·“中式”设计符号 | 第34-38页 |
5 总结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A: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简介 | 第43-44页 |
附件 | 第4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