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当前德育面临的困境 | 第9-12页 |
·忽视学生主体 | 第9页 |
·脱离生活实践 | 第9-10页 |
·过度政治化 | 第10页 |
·评价模式单一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生活德育的提出及研究 | 第12-14页 |
·西方有代表性的研究 | 第12页 |
·中国有代表性的研究 | 第12-14页 |
第三章 “三千分之一”行动的生活德育实践 | 第14-19页 |
·学生用行动展现了自己的爱心 | 第15页 |
·在救助活动中,小学生切身体验到了生活德育 | 第15页 |
·在救助活动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公民素养 | 第15-16页 |
·救助活动中形成的德育理念成为指导小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 第16-19页 |
第四章 小学生生活德育的指导原则及实施方法 | 第19-29页 |
·小学生生活德育的指导原则 | 第19-24页 |
·明确培养目标 | 第19页 |
·根植于生活 | 第19-21页 |
·体现小学生的主体性 | 第21-22页 |
·体现小学生的层次性 | 第22页 |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 第22-24页 |
·小学生生活德育的实施方法 | 第24-29页 |
·通过品德课堂教学激发小学生对生活德育的兴趣 | 第24-25页 |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小学生的美德 | 第25-26页 |
·通过自治提升小学生的自我规范能力 | 第26-27页 |
·通过家庭共同推进生活德育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寿光市“三千分之一”行动的启示 | 第29-33页 |
·大力推广生活德育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29-30页 |
·加强课时和教师保障 | 第30-31页 |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 第31-33页 |
·评价内容多元化 | 第31页 |
·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