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明暗处理算法的虚拟三维场景漫游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第10-11页 |
·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11-12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应用背景、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 | 第13-15页 |
·论文章节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 | 第16-33页 |
·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建模基础 | 第16页 |
·虚拟场景构建方法 | 第16-21页 |
·基于几何造型的场景构建方法(GBR) | 第17-18页 |
·几何造型描述方法与设计方法 | 第17-18页 |
·GBR 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基于图像的场景构建方法(IBR) | 第18-20页 |
·IBR 的分类 | 第19-20页 |
·IBR 的优缺点 | 第20页 |
·基于几何图形和图像混合的方法 | 第20-21页 |
·虚拟场景建模的技术研究 | 第21-23页 |
·面向对象的方法 | 第21页 |
·面向智能体的方法 | 第21-22页 |
·面向对象建模步骤 | 第22-23页 |
·虚拟场景视景变换技术 | 第23-31页 |
·坐标变换 | 第25-27页 |
·几何变换 | 第27-28页 |
·投影变换 | 第28-29页 |
·裁剪变换 | 第29-31页 |
·视口变换 | 第31页 |
·OPENGL 技术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虚拟场景对象的设计与效果处理 | 第33-56页 |
·虚拟场景的色彩构成 | 第34-35页 |
·虚拟场景的光照处理技术 | 第35-40页 |
·光照模型 | 第35-37页 |
·GOURAUD 明暗处理算法 | 第37-40页 |
·反走样和雾化效果处理技术 | 第40-43页 |
·反走样 | 第40-41页 |
·雾化 | 第41-43页 |
·纹理映射技术 | 第43-46页 |
·虚实结合的场景构建技术 | 第46-49页 |
·集输站场其它虚拟对象的建模及效果处理 | 第49-55页 |
·天空的设计 | 第49-51页 |
·虚拟天空场景的设计 | 第51-53页 |
·集输站场相关建筑对象的设计 | 第53-54页 |
·集输站场地面的建模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虚拟集输站场场景漫游实现 | 第56-73页 |
·站场场景漫游平台 | 第56-62页 |
·工作流程及绘制过程 | 第56-57页 |
·虚拟场景漫游设计方法 | 第57-58页 |
·程序框架 | 第58-62页 |
·场景漫游架构设计 | 第62-63页 |
·场景漫游控制 | 第63-69页 |
·场景的切换 | 第64-67页 |
·漫游体验 | 第67-69页 |
·站场全局场景漫游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