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论文--无机合成化学论文

铝酸盐基质发光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及铁杂质猝灭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14页
1 绪论第14-35页
   ·固体发光第14-15页
   ·稀土发光材料第15-19页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价态变化第15-16页
     ·稀土离子的能级跃迁及光谱特性第16-17页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第17-18页
     ·稀土光致发光材料的分类第18页
     ·影响发光的主要因素第18-19页
   ·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第19-32页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历程第19-21页
     ·碱土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的特性和种类第21-22页
     ·碱土铝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现状第22-27页
     ·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机理研究现状第27-32页
     ·碱土铝酸盐发光材料的应用现状第32页
   ·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方向第32-33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33-35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第33页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33-34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34-35页
2 实验部分第35-38页
   ·实验试剂和药品第35-36页
   ·实验设备第36-37页
   ·发光粉体的表征方法第37-38页
3 模板水热法制备大孔状高亮度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第38-61页
   ·样品制备过程第38-39页
     ·异丙醇铝的制备过程第38页
     ·模板水热法SrAl_2O_4:Eu~(2+),Dy~(3+)发光粉的制备过程第38-39页
     ·高温固相法制备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第39页
   ·反应过程分析第39-43页
     ·前驱物形成过程分析第39-41页
     ·前驱物形貌和结构分析第41-42页
     ·发光粉形成过程分析第42-43页
   ·发光粉的结构与形貌第43-46页
     ·发光粉结构分析第43-44页
     ·发光粉形貌分析第44-46页
   ·样品发光性能分析第46-50页
     ·水热时间和烧结温度对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模板水热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样品的发光性能对比分析第48-50页
   ·Eu~(2+)的临界猝灭浓度研究第50-51页
   ·基质相组成的变化与发光性能的关系第51-54页
     ·样品制备过程第51-52页
     ·XRD结果分析第52页
     ·发光性能结果分析第52-54页
   ·稀土离子Eu~(2+),Dy~(3+)在发光粉中的作用第54-56页
     ·样品制备过程第54-55页
     ·Eu~(2+)和Dy~(3+)在发光材料中的作用第55-56页
   ·助熔剂H_3BO_3对发光粉制备和性能的影响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溶胶-凝胶纳米包覆法制备高亮度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第61-78页
   ·样品制备过程第61-62页
     ·溶胶-凝胶纳米包覆法制备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第61页
     ·高温固相法制备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第61-62页
   ·反应过程分析第62-67页
     ·核壳结构前驱物的形成过程分析第62-64页
     ·发光粉的形成过程与结构分析第64-65页
     ·发光粉形貌分析第65-67页
   ·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第67-71页
     ·烧结温度对材料发光的影响第67页
     ·溶剂的选用对材料发光的影响第67-68页
     ·内米包覆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材料发光性能对比分析第68-70页
     ·Eu~(2+)的临界猝灭浓度第70-71页
   ·内米包覆合成技术在经济方面的优势分析第71页
   ·SrAl_2O_4的固相反应机理分析第71-73页
   ·发光材料中缺陷研究及其对长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第73-77页
     ·SrAl_2O_4:Eu~(2+),Dy~(3+)长余辉材料中点缺陷的形成第74-75页
     ·点缺陷在长余辉发光中的作用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5 铁杂质对发光粉的猝灭效应研究第78-87页
   ·邻菲罗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异丙醇铝中杂质铁的含量第78-80页
     ·邻菲罗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铁原理第78-79页
     ·绘制异丙醇铝中铁含量的标准吸收曲线第79页
     ·异丙醇铝中铁含量的测定与计算第79-80页
   ·铁杂质对发光粉的猝灭影响研究第80-86页
     ·样品的制备过程第80-81页
     ·铁杂质对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第81-82页
     ·铁对发光材料发光猝灭分析第82-85页
     ·减小铁Fe~(3+)猝灭效应的研究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6 纳米Eu_2O_3的无模板合成及其在长余辉发光粉制备中的应用第87-97页
   ·无模板水热合成纳米氧化铕第87-92页
     ·样品制备过程第87页
     ·XRD表征结果分析第87-88页
     ·TEM表征结果第88-89页
     ·产物的形成过程分析第89-90页
     ·样品光谱性能第90-92页
   ·纳米氧化铕在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制备中的应用第92-96页
     ·发光粉的制备过程第92-93页
     ·XRD结果分析第93页
     ·发射光谱分析第93-94页
     ·样品的余辉衰减曲线分析第94-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7 红色荧光粉γ-LiAlO_2:Eu~(3+)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第97-109页
   ·γ-LiAlO_2:Eu~(3+)发光粉的制备第97-98页
     ·溶胶凝胶法纳米包覆制备γ-LiAlO_2:Eu~(3+)发光粉第97页
     ·固相法制备γ-LiAlO_2:Eu~(3+)发光粉第97-98页
   ·反应过程分析第98-101页
   ·发光粉形貌分析第101页
   ·铝酸锂铕发光粉的光谱特征第101-108页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第101-103页
     ·铕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103-104页
     ·烧结温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104-106页
     ·制备方法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106页
     ·助溶剂硼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106-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博士论文创新点摘要第118-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作者简介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晶体中的电负性标度及其应用
下一篇:镍配合物催化氯代芳烃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及相关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