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中的协调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核心概念的阐释 | 第7页 |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 国外学者对协调发展的研究 | 第8-9页 |
2、 国内学者对协调发展的研究 | 第9-11页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 协调发展在我国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中的必要性 | 第12-16页 |
(一) 民族地区要克服以往发展的局限性 | 第12-14页 |
1、 重视数量型跨越,轻视结构型跨越 | 第12-13页 |
2、 重学习模仿,轻自身优势开发 | 第13页 |
3、 重跨越式发展可能性,轻跨越式发展条件性 | 第13页 |
4、 重眼前的立竿见影,轻长远的生态保护 | 第13-14页 |
(二) 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14-16页 |
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 第14页 |
2、 民族地区发展与全国发展水平的不协调 | 第14-15页 |
3、 民族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协调 | 第15页 |
4、 民族地区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 | 第15-16页 |
(三) 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 | 第16页 |
1、 “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的要求 | 第16页 |
2、 2020 年奋斗目标的要求 | 第16页 |
二、 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要重点协调的几个方面 | 第16-36页 |
(一) 发展理念上 | 第17-21页 |
1、 跨越式发展与共生发展的协调 | 第17页 |
2、 跨越式发展与统筹发展的协调 | 第17-18页 |
3、 跨越式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协调 | 第18-20页 |
4、 跨越式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的协调 | 第20-21页 |
(二) 发展内容上 | 第21-27页 |
1、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 | 第21-22页 |
2、 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协调 | 第22-23页 |
3、 地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 第23-24页 |
4、 民族发展与地区发展的一体化协调 | 第24-26页 |
5、 民族地区城乡之间的协调 | 第26-27页 |
(三) 发展方式上 | 第27-32页 |
1、 自我发展与借力发展的协调 | 第27-29页 |
2、 输血式发展与造血式发展的协调 | 第29-30页 |
3、 特殊优惠政策与赋权式发展的协调 | 第30-31页 |
4、 追求经济效率与保障民族平等权益的协调 | 第31-32页 |
(四) 发展目标上 | 第32-36页 |
1、 跨越式发展目标与国家社会总目标间的协调 | 第32-33页 |
2、 发展目标与民族平等原则的协调 | 第33-34页 |
3、 发展目标与现实基础的协调 | 第34-35页 |
4、 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目标间的协调 | 第35-36页 |
三、 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中协调发展的总体构想 | 第36-41页 |
(一) 培育协调发展的能力 | 第37页 |
(二) 创造协调发展的环境 | 第37-38页 |
(三) 构立协调发展的机制 | 第38-39页 |
(四) 颁布协调发展的行政法规 | 第39-40页 |
(五) 编制协调发展的标准及绩效评估体系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