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聚酰亚胺基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注释表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4页
   ·纳米材料第16-18页
     ·纳米材料的性质第16页
     ·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6-17页
     ·无机纳米粒子与高分子材料的杂化第17页
     ·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第17-18页
   ·用于复合的纳米粒子结构与性能第18-21页
     ·用于复合的SiO_2纳米粒子第18页
     ·用于复合的纳米TiO_2粒子和钛酸纳米管第18-19页
     ·碳纳米管简介第19-21页
   ·聚酰亚胺第21-26页
     ·聚酰亚胺品种第21-22页
     ·聚酰亚胺的性能第22页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第22-24页
     ·聚酰亚胺在微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第24页
     ·聚酰亚胺材料的发展趋势第24-25页
     ·聚酰亚胺在复合材料制备中的特点第25-26页
     ·含氟聚酰亚胺第26页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第26-28页
     ·溶胶凝胶法第27页
     ·插层复合法第27页
     ·共混法第27页
     ·原位聚合法第27-28页
   ·P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8-30页
     ·聚酰亚胺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特性第28-29页
     ·PI/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第29-30页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应用第30页
   ·研究课题的立论基础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0-34页
     ·课题的立论基础第30-31页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第31-3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4-48页
   ·实验原料第34-35页
   ·实验仪器第35-36页
   ·玻璃基片的处理第36页
   ·原料的预处理或纯化第36-37页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精制第36页
     ·二氨基二苯醚(ODA)的纯化第36页
     ·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PDA)和联苯四羧酸二酐(s-BTDA)的纯化第36-37页
     ·含氟二胺(TFDB)和含氟二酐(6FDA)的纯化第37页
   ·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和无机粒子的制备与改性第37-39页
     ·聚酰亚胺PI(BPDA-ODA)的制备第37页
     ·含氟聚酰亚胺FPI(6FDA-TFDB)的制备第37-38页
     ·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改性第38-39页
     ·水热法制备钛酸纳米管第39页
   ·(含氟)聚酰亚胺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9-45页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_2)纳米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第39-40页
     ·含氟聚酰亚胺/二氧化硅(FPI/S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第40-41页
     ·聚酰亚胺/碳纳米管(PI/MWNTs)复合薄膜的制备第41页
     ·含氟聚酰亚胺/碳纳米管(FPI/MW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1-43页
     ·聚酰亚胺/二氧化钛(PI/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3-44页
     ·聚酰亚胺/钛酸纳米管(PI/TNT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4-45页
   ·结构与性能表征第45-48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5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45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45页
     ·核磁共振分析第45-46页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46页
     ·透射电镜(TEM)分析第46页
     ·热重(TG)分析第46页
     ·薄膜吸光度测量第46页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46-47页
     ·吸水性能测试第47页
     ·电阻率测试第47页
     ·介电性能测试第47-48页
第三章 (含氟)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第48-77页
   ·引言第48页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结构第48-50页
   ·PI/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性能分析第50-68页
     ·PI/SiO_2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分析第50-53页
     ·PI/SiO_2纳米复合薄膜微观形貌分析第53-56页
     ·PI/SiO_2复合薄膜的物相分析第56-58页
     ·PI/SiO_2复合薄膜耐热性能测试第58-60页
     ·PI/SiO_2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分析第60-62页
     ·PI/SiO_2复合薄膜导电性能测试第62页
     ·PI/SiO_2复合薄膜的动态力学性能(DMA)第62-65页
     ·PI/SiO_2复合薄膜的吸水性能第65-66页
     ·PI/SiO_2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第66-68页
   ·FPI/SiO_2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性能分析第68-75页
     ·基体FPI的核磁分析第68-69页
     ·FPI/SiO_2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第69-70页
     ·FPI/SiO_2复合薄膜的断面微观形貌第70-71页
     ·FPI/SiO_2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第71页
     ·FPI/Si0_2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能第71-72页
     ·FPI/S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吸水性第72-73页
     ·FPI/SiO_2复合薄膜导电性能测试第73页
     ·FPI/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四章 (含氟)聚酰亚胺/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动态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研究第77-98页
   ·引言第77-78页
   ·改性前后碳纳米管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分析第78-81页
     ·改性前后碳纳米管的化学结构分析第78页
     ·改性前后碳纳米管的表面元素分析第78-79页
     ·改性前后碳纳米管的微观形貌分析第79-81页
   ·PI/MWNTs复合膜的化学结构、形貌和性能第81-87页
     ·PI/MWNTs复合膜的化学结构第81页
     ·PI/MWNTs复合膜断面的形貌分析第81-83页
     ·MWNTs与PI基体相互作用关系第83页
     ·PI/MWNTs复合膜的热性能第83-84页
     ·PI/MWNTs复合膜的动态力学性能第84-86页
     ·PI/MWNTs复合膜的介电性能第86-87页
   ·FPI/MWNTs纳米复合材料化学结构、形貌和性能第87-97页
     ·含氟聚酰亚胺/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第87-88页
     ·FPI和FPI/MWNTs的核磁分析第88-90页
     ·碳纳米管与基体FPI相互作用关系第90-91页
     ·FPI/MWNT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第91页
     ·FPI/MWNT复合薄膜的动态力学性能第91-93页
     ·PI/MWNTs和FPI/MWNTs两种复合膜的导电性能第93-94页
     ·FPI/MWNT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第94-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聚酰亚胺/二氧化钛和聚酰亚胺/钛酸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第98-120页
   ·引言第98页
   ·聚酰亚胺/二氧化钛(PI/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其性能第98-107页
     ·PI/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第98-101页
     ·PI/T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第101-102页
     ·PI/TiO_2纳米复合薄膜吸水性能第102-103页
     ·PI/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第103-104页
     ·PI/T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动态力学性能第104-105页
     ·PI/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第105-106页
     ·PI/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第106-107页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和钛酸纳米管的结构、形貌和热性能第107-109页
   ·聚酰亚胺/二氧化钛纳米管(PI/TNTs)结构、形貌和性能第109-118页
     ·PI/TNTs复合薄膜的化学结构第109-110页
     ·PI/TNTs复合薄膜断面形貌分析第110-111页
     ·PI/TNTs复合薄膜的物相分析第111-112页
     ·PI/TNTs复合薄膜耐热性能第112-113页
     ·PI/TNTs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第113-114页
     ·PI/TNTs复合薄膜的吸水性能第114-116页
     ·PI/TNTs复合薄膜的动态力学性能第116页
     ·PI/TNTs复合薄膜的导电性能第116页
     ·PI/TNTs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第120-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在投的学术论文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状结构的声发射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仲裁回避制度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