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杭州湾台风风暴潮增水数值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0页 |
·风暴潮简介 | 第10-12页 |
·风暴潮的定义及分类 | 第10-11页 |
·风暴潮的发展阶段 | 第11页 |
·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特点 | 第11-12页 |
·风暴潮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FVCOM模式介绍、设置及验证 | 第16-30页 |
·FVCOM模式介绍 | 第16-17页 |
·控制方程组 | 第17-19页 |
·边界条件 | 第19-20页 |
·模型的设置 | 第20-22页 |
·模式验证 | 第22-30页 |
·潮位验证 | 第23-26页 |
·潮流验证 | 第26-30页 |
3 台风风暴潮模拟 | 第30-40页 |
·台风个例 | 第30-31页 |
·台风风场的计算和验证 | 第31-35页 |
·台风风暴潮计算及验证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40页 |
4 敏感性实验 | 第40-62页 |
·实验依据及实验方案 | 第40-47页 |
·长江口及杭州湾地区台风类型 | 第40-44页 |
·实验方案 | 第44-47页 |
·台风登陆地点的影响 | 第47-50页 |
·台风移动速度的影响 | 第50-54页 |
·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 | 第54-58页 |
·台风最大风速半径的影响 | 第58-59页 |
·台风最大风速的影响 | 第59-60页 |
·台风中心气压的影响 | 第60-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本文结论 | 第62-63页 |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