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对象及其概念要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三、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13-17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3-14页 |
·互动理论 | 第14-15页 |
·二语习得理论中有关情感因素的观点 | 第15-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教师提问的研究 | 第17-18页 |
·教师协商反馈的研究 | 第18-20页 |
·关于学习者情感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2-28页 |
·研究问题 | 第22页 |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数据收集 | 第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28页 |
·教师提问行为 | 第23-25页 |
·提问的类型 | 第23-25页 |
·提问的指向 | 第25页 |
·候答时间 | 第25页 |
·教师反馈行为 | 第25-28页 |
·非协商式反馈 | 第25-26页 |
·协商式反馈 | 第26页 |
·协商互动分类:意义协商、形式协商、内容协商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8-43页 |
·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交互特征 | 第28-33页 |
·提问类型:展示性提问与询问性提问 | 第28-30页 |
·课堂提问的指向 | 第30-31页 |
·提问候答时间 | 第31-33页 |
·英语课堂中教师反馈的交互特征 | 第33-35页 |
·非协商反馈与协商反馈 | 第33-34页 |
·英语课堂协商性反馈的类型 | 第34-35页 |
·课堂交往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来自课后访谈日记的证据 | 第35-42页 |
·总结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 第43-46页 |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43页 |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I 课堂话语转写标注符 | 第50-51页 |
附录II 课堂实录(部分) | 第51-55页 |
附录III 部分学生日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