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容灾与备份的比较 | 第15-16页 |
·容灾的等级 | 第16-17页 |
·容灾7 层技术模型介绍 | 第17-21页 |
·容灾中心的地点选择 | 第21-22页 |
·建设容灾中心的意义 | 第22-25页 |
·容灾中心的建设目标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容灾中心数据同步及存储研究 | 第27-50页 |
·容灾数据同步技术的研究及选择 | 第27-33页 |
·应用嵌入方式 | 第28页 |
·数据库方式 | 第28-29页 |
·文件系统方式 | 第29-30页 |
·智能存储系统方式 | 第30-31页 |
·容灾数据同步技术的选择 | 第31-33页 |
·容灾解决方案的研究及选择 | 第33-46页 |
·基于Data Guard 的容灾解决方案 | 第33-35页 |
·基于GoldenGate 的容灾解决方案 | 第35-37页 |
·基于IBM PPRC-XD 的容灾解决方案 | 第37-41页 |
·基于EMC SRDF/A 的容灾解决方案 | 第41-43页 |
·容灾解决方案的选择 | 第43-46页 |
·容灾数据存储的研究 | 第46-50页 |
·联机存储容量的估算 | 第46-48页 |
·数据备份容量的估算 | 第48页 |
·联机存储方式的选择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容灾中心的应用切换研究 | 第50-63页 |
·容灾应用切换的要求 | 第50页 |
·DNS 容灾切换技术 | 第50-51页 |
·DNS 应用改造方案 | 第51-55页 |
·容灾中心与生产中心之间切换方式 | 第55-56页 |
·服务器处理能力需求分析 | 第56-63页 |
第四章 容灾中心网络系统研究 | 第63-75页 |
·城域数据网络研究 | 第63-66页 |
·存储网络研究 | 第66-69页 |
·营业厅接入网络研究 | 第69-72页 |
·其他接口网络研究 | 第72-75页 |
第五章 上海移动信息容灾中心的设计与运行 | 第75-102页 |
·上海移动信息中心的灾难和业务影响分析 | 第75-76页 |
·上海移动信息容灾中心设计方案 | 第76-88页 |
·容灾中心的功能范围 | 第77-78页 |
·系统相关性分析 | 第78-80页 |
·灾难场景的划分及应对 | 第80-82页 |
·存储设计方案 | 第82-86页 |
·主机设计方案 | 第86-88页 |
·容灾中心的运行方案 | 第88-95页 |
·容灾中心备用运行方案(生产中心无故障) | 第89-90页 |
·容灾中心部分运行方案1(接入网故障) | 第90-91页 |
·容灾中心部分运行方案2(应用服务器故障) | 第91-92页 |
·容灾中心部分运行方案3(数据服务器或存储设备故障) | 第92-93页 |
·容灾中心全运行方案(生产中心发生灾难) | 第93-94页 |
·容灾中心单台服务器运行方案 | 第94-95页 |
·容灾中心切换演练 | 第95-102页 |
·容灾切换方案 | 第96-97页 |
·营帐数据库切换方案 | 第97-99页 |
·容灾切换演练评估 | 第99-102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方向 | 第102-105页 |
·研究结论 | 第102-103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