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山东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分析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11-13页 |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三部分 国外合作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 第15-22页 |
·国外典型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与特点 | 第15-18页 |
·德国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和特点 | 第15-16页 |
·美国合作金融发展的模式与特点 | 第16-17页 |
·加拿大合作金融发展的模式与特点 | 第17-18页 |
·国外合作金融发展方向 | 第18-19页 |
·国外合作金融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2页 |
·国外合作金融的经验 | 第19-21页 |
·国外合作金融的我国的启示 | 第21-22页 |
第四部分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2-31页 |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史 | 第22-26页 |
·农村合作金融的几种组织形式 | 第22-23页 |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变革 | 第23-26页 |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呈现的特点 | 第26页 |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活跃 | 第27-28页 |
·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金融资产的非农性 | 第28-29页 |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 第29-31页 |
第五部分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 | 第31-40页 |
·农村信用社现存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及未来发展趋向 | 第31-37页 |
·合作制 | 第32-33页 |
·股份合作制 | 第33-34页 |
·股份制 | 第34-35页 |
·牟平区农村信用社实证分析 | 第35-37页 |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第37-38页 |
·发展新型农民合作金融组织的重要性 | 第37页 |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模式探讨及发展建议 | 第37-38页 |
·将民间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作为有益补充 | 第38-40页 |
第六部分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