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重庆李庄案件引发的思考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李庄案件的基本案情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李庄案件引发的争议 | 第13-16页 |
一、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 | 第13页 |
二、侦查阶段律师应当如何会见被追诉人? | 第13-14页 |
三、律师调查取证的证人证言的效力如何认定? | 第14页 |
四、被追诉人揭发辩护人罪行时应当如何处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刑事审前程序的律师辩护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 第16-20页 |
一、刑事审前程序辩护律师的权利义务 | 第16-18页 |
二、《律师法》对《刑诉法》的完善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一、立法规定存在效力冲突 | 第20-21页 |
二、司法机关未能转变诉讼观念 | 第21-22页 |
三、律师协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刑事审前律师辩护的若干设想 | 第24-48页 |
第一节 刑事审前程序律师辩护的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一、刑事审前程序律师辩护的相关概念概述 | 第24-25页 |
二、适用刑事审前程序律师辩护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8页 |
三、创造完善刑事审前律师辩护的条件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对李庄案相关问题的法理思考 | 第31-38页 |
一、对李庄犯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认识 | 第32页 |
二、对侦查阶段律师会见被追诉人的认识 | 第32-34页 |
三、对律师调查取证的证人证言的效力的认识 | 第34-35页 |
四、对被追诉人揭发辩护人罪行的认识 | 第35-36页 |
五、对李庄漏罪案的认识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律师介入刑事审前程序的完善 | 第38-44页 |
一、律师会见制度 | 第38-40页 |
二、律师在场制度 | 第40-44页 |
第四节 辩护人刑事责任追诉制度 | 第44-48页 |
一、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评析 | 第44-46页 |
二、辩护人刑事责任追诉的程序设计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