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地方税收征管实践中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川南某市的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6页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14页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第二章 税收征管的相关理论阐释第16-25页
 第一节 加强税收征管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一、管理科学理论第16-18页
  二、精益管理理论第18-19页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9-20页
  四、治理理论第20-21页
 第二节 税收征管的相关概念综述第21-25页
  一、税收征管的含义第21-22页
  二、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第22页
  三、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第22-25页
第三章 川南地区地方税收征管的现状第25-29页
 第一节 川南地区地方税收征管的方式第25-27页
  一、川南地区地方税收征管模式第25-26页
  二、川南地区地方税收征管的现行做法第26-27页
 第二节 川南地区地方税收征管的概况第27-29页
  一、川南地区地方税收征管的政治经济环境第27-28页
  二、川南A市近年地方税收组织收入情况第28-29页
第四章 川南地区地方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9-44页
 第一节 税源控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9-31页
  一、税源监控乏力,实时管理不到位第29页
  二、税收计划准确性低,影响任务分解落实第29-30页
  三、忽视日常监控管理、对重点税源监控有待加强第30-31页
 第二节 税收征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1-33页
  一、基础数据不够准确全面,缺乏横向资源共享第31页
  二、税收征收未严格规定、执行力度不够第31-32页
  三、税收管理软件功能不全、影响税收征收工作第32-33页
 第三节 税收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3-35页
  一、管理流程不完善,管理效率偏低第33-34页
  二、忽视基础管理,管理资料采集不全第34页
  三、工作落实不到位,岗位权责不明确第34-35页
  四、管理随意性较大,造成税负不公第35页
  五、税收行政处罚不规范,影响执法效果第35页
 第四节 税收稽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5-37页
  一、稽查检查的重视不够,以查促管作用受限第35-36页
  二、稽查基础资料不全、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第36页
  三、取证程序不规范、影响合法性第36-37页
 第五节 税收服务与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7-38页
  一、纳税服务理念落后第37页
  二、纳税服务层次较低,服务不完善第37-38页
  三、纳税服务体系不健全第38页
  四、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人机未有机结合第38页
 第六节 税收内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8-42页
  一、基层干部素质有待提高第38-39页
  二、征管查协作机制不完善第39页
  三、税收政策不够完善第39-40页
  四、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低第40-41页
  五、外部部门配合乏力第41-42页
 第七节 地方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2-44页
第五章 加强和改善川南地区地方税收征管的对策第44-73页
 第一节 实施税源科学化管理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第44-56页
  一、加强税源精细化管控,增强税源管理的有效性第44-49页
  二、强化税收专业化管理,提高税收管理效率与质量第49-56页
 第二节 改进税收征收措施优化税收服务质量第56-59页
  一、多项措施并举,确保基础资料质量第56页
  二、加强机制建设,确保征收运行顺畅第56-57页
  三、深入落实税收征收制度,严格执行征收规定第57页
  四、优化税收服务质量,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第57-59页
 第三节 加大稽查查处力度整顿规范税收秩序第59-62页
  一、健全严查重罚制度,维护良好税收秩序第59-60页
  二、改进稽查方法,积极发挥稽查的职能作用第60-61页
  三、完善稽查取证制度,强化稽查法制建设第61-62页
 第四节 夯实税收征管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第62-67页
  一、建立健全内外协作机制,形成税收征管合力第62-63页
  二、强化税收法制宣传,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第63-64页
  三、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实现人与科技的有机结合第64-65页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第65-66页
  五、强化执法监督,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第66-67页
 第五节 丰富税收征管模式把握征管模式精神第67-73页
  一、充实税收征管模式的内涵第67-69页
  二、改善税收征管模式的有效途径第69-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后记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OD模式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关于扩权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