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变压器温控系统的下位机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国内的干式变压器温控系统下位机部分的现状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 第2章 下位机部分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20页 |
| ·下位机功能特点和性能指标 | 第13-14页 |
| ·下位机主要特点 | 第13页 |
| ·下位机性能指标 | 第13-14页 |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20页 |
| ·硬件方案设计 | 第14-15页 |
| ·下位机硬件平台的选取 | 第15-20页 |
| 第3章 温控系统下位机部分的硬件设计 | 第20-39页 |
| ·本课题涉及的硬件相关概念 | 第20-28页 |
| ·数据采集系统结构 | 第20页 |
| ·信号调理 | 第20页 |
| ·采样、量化 | 第20页 |
| ·惠斯登(Wheatstone)电桥 | 第20-21页 |
| ·热电阻传感器 | 第21-24页 |
| ·EMI电源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及常识 | 第24-25页 |
| ·压敏电阻 | 第25-27页 |
|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 第27-28页 |
| ·干式变压器温控系统的下位机硬件部分系统概述 | 第28-39页 |
| ·温度采集部分 | 第28-29页 |
| ·显示部分 | 第29-31页 |
| ·按键控制部分 | 第31-32页 |
| ·电源部分 | 第32-33页 |
| ·485通信部分 | 第33-34页 |
| ·4~20mA电流输出部分 | 第34-37页 |
| ·控制部分 | 第37-38页 |
|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 | 第38-39页 |
| 第4章 温控系统下位机部分的软件设计 | 第39-54页 |
| ·本课题涉及的软件相关概念 | 第39-49页 |
| ·GCC编译器 | 第39页 |
| ·编程环境WINAVR | 第39-40页 |
| ·用Makefile管理项目 | 第40页 |
| ·用Mfile生成合适的Makefile | 第40-42页 |
| ·Modbus协议 | 第42-49页 |
| ·干式变压器温控系统的下位机软件部分系统概述 | 第49-54页 |
| ·程序流程图 | 第49-50页 |
| ·程序设计思路 | 第50-54页 |
| 第5章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 | 第54-70页 |
| ·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现状 | 第55-58页 |
| ·通信确定性与实时性 | 第55-56页 |
| ·稳定性与可靠性 | 第56页 |
| ·工业以太网协议 | 第56-58页 |
|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研究内容 | 第58页 |
|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研究方案 | 第58-61页 |
| ·BSD TCP/IP协议栈 | 第59页 |
| ·uC/IP协议栈 | 第59页 |
| ·LwIP协议栈 | 第59-60页 |
| ·uIP协议栈 | 第60页 |
| ·TinyTcp协议栈 | 第60-61页 |
| ·通信协议(TCP/IP) | 第61-62页 |
|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关键芯片介绍 | 第62-65页 |
| ·S3C44B0 | 第62-63页 |
| ·RTL8019AS | 第63-64页 |
| ·MAX3232 | 第64-65页 |
| ·uC/OS-Ⅱ的简介 | 第65页 |
|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硬件实现 | 第65-66页 |
|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软件实现 | 第66-68页 |
|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实现数据参考 | 第68页 |
| ·网络(TCP/IP)数据通信部分总结 | 第68-70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 附录 MAKEFILE典型范例 | 第74-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