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18-23页 |
| 符号说明 | 第23-25页 |
| 第一部分:sla/lp基因敲除鼠模型的建立 | 第25-56页 |
| 1.介绍 | 第25-32页 |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第25-26页 |
| ·SLA/LP蛋白和抗-SLA/LP抗体 | 第26-29页 |
| ·SLA/LP蛋白和抗-SLA/LP抗体 | 第26页 |
| ·SLA/LP蛋白的结构 | 第26-27页 |
| ·SLA/LP蛋白的功能 | 第27-28页 |
| ·SLA/LP蛋白的自身免疫性 | 第28页 |
| ·SLA/LP蛋白的保守性 | 第28-29页 |
| ·基因打靶 | 第29-32页 |
| ·基因打靶 | 第29页 |
| ·基因敲除类型 | 第29-30页 |
| ·基因敲除鼠的应用 | 第30-31页 |
| ·R1 ES细胞 | 第31页 |
| ·构建基因敲除鼠模型的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 2.材料和方法 | 第32-47页 |
| ·材料 | 第32-38页 |
| ·BAC DNA | 第32页 |
| ·载体 | 第32-33页 |
| ·感受态细胞和R1 ES细胞 | 第33页 |
|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 markers | 第33页 |
| ·试剂盒和重要试剂 | 第33-34页 |
| ·ES细胞培养液 | 第34-35页 |
| ·常用缓冲液 | 第35-37页 |
| ·引物 | 第37页 |
| ·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 ·方法 | 第38-47页 |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38页 |
| ·聚合酶链反应(PCR) | 第38-39页 |
| ·DNA电泳 | 第39页 |
| ·DNA提取和纯化 | 第39页 |
| ·鼠不同sla/lp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39-40页 |
| ·粘性末端的克隆 | 第39-40页 |
| ·平末端的克隆 | 第40页 |
| ·鼠胚原代成纤维细胞(MEFs)的分离培养和γ射线照射 | 第40-41页 |
| ·γ-MEF饲养细胞的培养 | 第41页 |
| ·ES细胞的培养 | 第41页 |
| ·ES细胞电穿孔方法 | 第41页 |
| ·耐药ES克隆的筛选 | 第41-42页 |
| ·耐药ES克隆的冻存及Southernblot分析所需细胞的培养 | 第42-43页 |
| ·ES细胞DNA的提取 | 第43页 |
| ·Southern Blot | 第43-45页 |
| ·Southern Blot探针的制备 | 第43-44页 |
| ·Southern Blot探针的同位素标记 | 第44页 |
| ·ES细胞DNA的Southern Blot | 第44-45页 |
| ·嵌合体小鼠的诞生 | 第45页 |
| ·遗传性状的传递 | 第45-46页 |
| ·遗传性状传递的评价 | 第46页 |
| ·嵌合体小鼠的交配繁殖 | 第46页 |
| ·基因敲除鼠表型的分析 | 第46-47页 |
| 3.结果 | 第47-53页 |
| ·sla/lp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47-50页 |
| ·探针、同源序列及敲除基因片段的位置 | 第47页 |
| ·sla/lp基因敲除载体 | 第47-49页 |
| ·5’探针和3’探针质量的检测 | 第49-50页 |
| ·耐药及阳性ES克隆 | 第50-51页 |
| ·嵌合体小鼠的诞生 | 第51-52页 |
| ·遗传性状的传递 | 第52-53页 |
| 4.讨论 | 第53-56页 |
| 第二部分:sla/lp启动子的鉴定及其特点 | 第56-119页 |
| 1.介绍 | 第56-66页 |
| ·核心启动子的组成成分 | 第56-60页 |
| ·启动子及核心启动子 | 第56-57页 |
| ·核心启动子元件 | 第57-59页 |
| ·CpG岛型启动子 | 第59-60页 |
| ·转录因子 | 第60-66页 |
| ·转录因子 | 第60页 |
| ·转录因子的类型 | 第60-61页 |
| ·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61-66页 |
| ·一般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61-62页 |
| ·上游转录因子Sp1,RAP1和Oct-1的功能 | 第62-66页 |
| ·Sp1 | 第62-63页 |
| ·RAP1 | 第63-64页 |
| ·Oct-1 | 第64-66页 |
| 2.材料和方法 | 第66-81页 |
| ·材料 | 第66-73页 |
| ·BAC DNA | 第66页 |
| ·克隆载体 | 第66页 |
| ·细胞系 | 第66-67页 |
| ·内切酶和DNAmarkers | 第67页 |
| ·抗体和蛋白 | 第67页 |
| ·试剂盒 | 第67-68页 |
| ·重要试剂 | 第68页 |
| ·常用缓冲液 | 第68-71页 |
| ·引物 | 第71-73页 |
| ·实验设备 | 第73页 |
| ·计算机软件 | 第73页 |
| ·方法 | 第73-81页 |
| ·Northern Blot | 第73-74页 |
| ·RNA提取 | 第73页 |
| ·RT-PCR | 第73页 |
| ·Northern Blot探针的制备 | 第73-74页 |
| ·NorthernBlot探针的标记 | 第74页 |
| ·鼠胚胎组织和成年组织mRNA的Northern Blot | 第74页 |
| ·Western Blot | 第74页 |
| ·蛋白的提取 | 第74页 |
| ·Western Blot | 第74页 |
| ·鼠sla/lp基因1740bp启动子片段 | 第74-75页 |
| ·5’端剪切和3’端剪切 | 第75-76页 |
| ·鼠sla/lp启动子序列的点突变 | 第76页 |
| ·瞬时转染 | 第76页 |
| ·荧光素酶实验 | 第76-77页 |
| ·凝胶迁移试验(gel shift)和超凝胶迁移试验(super shift) | 第77-81页 |
| ·双链DNA探针的制备 | 第77-78页 |
| ·DNA结合反应 | 第78-79页 |
| ·超凝胶迁移实验(super shift) | 第79页 |
| ·电泳 | 第79-80页 |
| ·转膜 | 第80页 |
| ·固定 | 第80页 |
| ·生物素标记DNA的检测 | 第80-81页 |
| 3.结果 | 第81-95页 |
| ·鼠不同组织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 | 第81页 |
| ·鼠胚胎和成年组织中RNA的Northern Blot结果 | 第81-82页 |
| ·1740bp小鼠sla/lp片段起始荧光素酶表达的能力 | 第82-83页 |
| ·1740bpsla/lp基因片段内的核心启动子元件 | 第83页 |
| ·1740bpsla/lp基因各5’端和3’端剪切克隆的荧光素酶实验 | 第83-86页 |
| ·预测的转录因子及启动子类型 | 第86-89页 |
| ·点突变克隆及其荧光素酶实验 | 第89-91页 |
| ·凝胶迁移试验和超凝胶迁移试验 | 第91-95页 |
| 4.讨论 | 第95-101页 |
| 5.参考文献 | 第101-118页 |
| 6.致谢 | 第118-11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9-120页 |
| 外文论文 | 第120-21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