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电子鼻及电气火灾监测的发展历程、现状及二者间的关系 | 第8-13页 |
·电子鼻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8-9页 |
·电气火灾监测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9-12页 |
·电子鼻与电气火灾监测之间的联系 | 第12-13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步骤 | 第13-14页 |
第2章 电线电缆特性分析、火灾原因及危害性 | 第14-20页 |
·常用电线电缆的分类 | 第14页 |
·常用电线电缆的物质构成 | 第14-15页 |
·塑料材料电线电缆 | 第14-15页 |
·橡胶材料电线电缆 | 第15页 |
·防火电线电缆阻燃特性分析 | 第15-17页 |
·阻燃电线电缆性能分析 | 第15-16页 |
·无卤电线电缆性能分析 | 第16页 |
·低烟电线电缆性能分析 | 第16页 |
·耐火电线电缆性能分析 | 第16-17页 |
·火灾发生时的相关物理参量分析 | 第17-18页 |
·电线电缆受热析出气体成分分析 | 第18-19页 |
·电线电缆火灾原因及其危害性 | 第19-20页 |
第3章 电子鼻技术及电子鼻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 第20-37页 |
·电子鼻技术 | 第20-30页 |
·电子鼻系统的构成 | 第20页 |
·电子鼻传感器技术的研制进展 | 第20-22页 |
·电子鼻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气敏传感器的原理及特性 | 第24-26页 |
·气敏传感器的选择及传感器阵列的组成原则 | 第26-27页 |
·实验中所用传感器阵列的构成 | 第27-30页 |
·电子鼻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 第30-36页 |
·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30-32页 |
·系统的软件构成 | 第32-36页 |
·实验用仿真系统的构成 | 第36-37页 |
第4章 实验过程及传感器阵列优化问题的探讨 | 第37-61页 |
·实验过程概述 | 第37页 |
·传感器特性的研究 | 第37-47页 |
·传感器灵敏度的研究 | 第37-43页 |
·不同传感器性能间的比较 | 第43-47页 |
·不同实验条件对传感器响应影响的研究 | 第47-59页 |
·加热条件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 | 第47-51页 |
·所处方位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 | 第51-54页 |
·探测距离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 | 第54-57页 |
·温升速率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 | 第57-59页 |
·实验过程相关总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电子鼻电气火灾监测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的探讨 | 第61-74页 |
·实验数据的预处理 | 第61-71页 |
·传感器数据表达 | 第61-63页 |
·噪声去除 | 第63-67页 |
·传感器零点校正 | 第67-71页 |
·常用火灾探测算法的探讨 | 第71-74页 |
·阈值法 | 第71-72页 |
·变化率检测法 | 第72-74页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