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COM的可重组流程的设计及其在“水闸CAD系统”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1.1 引言第6页
 1.2 软件设计方法的发展历史第6-8页
 1.3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本文的内容第8-11页
  1.3.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8-9页
  1.3.2 本文的内容第9-11页
第二章 分布式系统与组件技术第11-20页
 2.1 分布式计算第11-14页
  2.1.1 网络计算第11-12页
  2.1.2 分布式计算的四种形式第12-14页
 2.2 基于组件的技术第14-19页
  2.2.1 传统的方法第14-15页
  2.2.2 对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的要求第15页
  2.2.3 基于组件的技术第15-19页
 2.3 组件对象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9-20页
第三章 COM/DCOM技术第20-28页
 3.1 COM结构及特性第20-24页
  3.1.1 COM结构第20-21页
  3.1.2 COM特性第21-24页
 3.2 DCOM技术第24-28页
  3.2.1 DCOM基本结构第25-26页
  3.2.2 DCOM特性第26-28页
第四章 可重组流程设计第28-35页
 4.1 传统流程控制方法第28-29页
 4.2 可重组流程设计第29-34页
  4.2.1 “流程控制属性数据库”表第29-31页
  4.2.2 基于COM组件的模块设计第31-33页
  4.2.3 可重组流程的操作第33-34页
 4.3 两种流程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比较第34-35页
第五章 基于COM的流程可重组的组件化程序设计第35-42页
 5.1 基于COM的组件化程序设计第35-39页
  5.1.1 COM组件库的开发第35-36页
  5.1.2 COM组件的管理系统——MTS第36-37页
  5.1.3 基于COM的应用软件的体系结构第37-39页
 5.2 流程可重组的组件软件第39-40页
 5.3 基于COM的流程可重组的应用软件的特点第40-42页
第六章 基于COM的可重组流程在“水闸CAD系统”中的应用第42-53页
 6.1 水闸CAD系统简介第42页
 6.2 水闸CAD系统的特点第42-43页
 6.3 运用基于COM的可重组流程对水闸CAD系统进行设计第43-53页
  6.3.1 水闸CAD系统水闸总体框架第44-48页
  6.3.2 建立在COM基础上的水闸CAD系统的三层应用结构第48-49页
  6.3.3 用COM技术设计功能模块第49-50页
  6.3.4 标准模块流程第50-52页
  6.3.5 流程控制属性数据库第52-53页
结束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级应用系统研究--WebDDBAS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1997—1999: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