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受限柔性机器人装置、建模与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机器人的发展第11-17页
   ·机器人的控制问题第17-22页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控制第18-19页
     ·鲁棒性与智能化的机器人控制方法第19-21页
     ·柔性机器人的建模与控制第21-22页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2-23页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按排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9页
第二章 受限柔性机器人装置总体设计方案第29-39页
   ·引言第29页
   ·柔性机器人实验装置综述第29-32页
     ·单柔性杆实验第29-31页
     ·双柔性杆及多柔性杆实验第31-32页
   ·受限柔性机器人装置研制方案第32-37页
     ·机器人的研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第32-35页
     ·柔性机器人研制方案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第三章 机器人装置中的IGBT驱动与保护第39-58页
   ·引言第39页
   ·IGBT结构原理及特性分析第39-45页
     ·IGBT的基本结构第39-40页
     ·IGBT的工作原理第40页
     ·IGBT的特性第40-42页
     ·擎住效应与安全工作区第42-43页
     ·温度效应第43-44页
     ·IGBT功率模块及测试参数第44-45页
   ·机器人装置中的IGBT驱动电路设计第45-47页
     ·设计驱动电路所考虑的问题第45-46页
     ·过流保护的驱动电路设计与分析第46-47页
   ·EXB840驱动模块结构原理分析第47-49页
     ·EXB840内部电路第47-48页
     ·EXB840工作原理第48-49页
   ·IGBT驱动板及保护第49-52页
     ·EXB840驱动电路的输入设计第49-50页
     ·EXB840驱动电路的输出设计第50-51页
     ·IGBT的驱动板功能框图第51-52页
   ·IGBT驱动板的应用第52-56页
     ·IGBT驱动板在机器人装置中的应用第52-54页
     ·IGBT驱动板在电源逆变器中的应用第54-56页
   ·结论第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四章 受限柔性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装置的建模第58-70页
   ·引言第58-59页
   ·受限柔性机器人控制装置的描述第59-60页
   ·柔性机器人的模型建立第60-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第五章 神经网络直接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第70-80页
   ·引言第70页
   ·直接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第70-72页
   ·控制算法第72-74页
   ·位置及速度信号检测与处理第74-76页
     ·角位移的检测与信号处理第74-75页
     ·速度信号检测与处理第75-76页
   ·仿真及实验结果第76-78页
     ·获取样本第77页
     ·离线训练第77-78页
     ·在线训练第78页
   ·结论第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第六章 专家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第80-86页
   ·引言第80页
   ·专家PID控制器的设计第80-83页
   ·实际控制效果第83-84页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第七章 受限柔性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及实验验证第86-98页
   ·引言第86页
   ·模型简化第86-88页
   ·参数确定第88-89页
   ·计算机仿真第89-91页
   ·实验验证第91-96页
     ·机械臂驱动第91-93页
     ·柔性臂应变的测量与信号处理第93-96页
   ·结论第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第八章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第98-106页
   ·引言第98页
   ·神经网络控制第98-100页
     ·神经网络的特征和分类第99-100页
   ·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第100-104页
     ·控制对象的描述第100页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第100-102页
     ·仿真结果第102-104页
   ·结论第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6页
结束语第106-10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并行查询处理与事务管理
下一篇:环孢素A联合雷公藤单体T4对人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