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鱼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鱼类的性成熟特性 | 第12页 |
·鱼类的繁殖特性 | 第12-15页 |
·鱼类的繁殖力 | 第15页 |
·鱼类的繁殖季节 | 第15-16页 |
·鱼类的产卵类型 | 第16-17页 |
·鱼类人工繁殖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从脑水平诱导鱼类繁殖 | 第17-18页 |
·从垂体水平诱导鱼类繁殖 | 第18页 |
·从性腺水平诱导鱼类繁殖 | 第18页 |
·鱼类的早期发育 | 第18-23页 |
·鱼类早期培育阶段的划分 | 第18-20页 |
·泥鳅早期摄食评价指标分析 | 第20-21页 |
·鱼类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环境因子对泥鳅摄食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饥饿对鱼类仔鱼摄食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23页 |
·泥鳅的研究现状 | 第23-36页 |
·泥鳅种质资源现状 | 第24-25页 |
·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 第25-26页 |
·泥鳅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26-32页 |
·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 第32-36页 |
第2章 绪论 | 第36-38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6页 |
·研究的范围、内容 | 第36-38页 |
第3章 重庆地区泥鳅种质资源外部特征的初步研究 | 第38-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材料来源 | 第38页 |
·分类依据 | 第38页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第4章 泥鳅的人工繁殖生物学基础研究 | 第42-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42页 |
·亲鱼来源 | 第42页 |
·雌雄鉴别及性比 | 第42页 |
·性腺发育 | 第42页 |
·卵子成熟过程观察 | 第42页 |
·繁殖力测定 | 第42页 |
·人工繁殖习性观察 | 第42页 |
·胚胎发育观察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雌雄鉴别 | 第43页 |
·性比 | 第43页 |
·性腺发育 | 第43-44页 |
·怀卵量 | 第44-45页 |
·卵子发育观察 | 第45页 |
·人工繁殖习性 | 第45-46页 |
·繁殖行为 | 第46-47页 |
·胚胎发育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性比 | 第49页 |
·胚胎发育 | 第49-50页 |
第5章 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 第50-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50页 |
·亲鱼来源 | 第5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0页 |
·泥鳅人工催产激素种类选择、剂量与配比选择实验 | 第50-51页 |
·环境因子对泥鳅催产孵化的影响实验 | 第51页 |
·不同孵化方式对比试验 | 第51页 |
·种间杂交实验 | 第51页 |
·注射个体诱导未注射个体产卵实验 | 第51页 |
·繁殖效率评价指标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激素注射对泥鳅催产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温度对催产、孵化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水深对催产、孵化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孵化方式孵化率对比 | 第56页 |
·种间杂交 | 第56-57页 |
·注射个体对未注射个体产卵诱导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62页 |
·几种催产激素剂量配比的比较 | 第57-58页 |
·温度对催产孵化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不同孵化方式的效果比较 | 第59页 |
·杂交试验 | 第59-60页 |
·注射个体对未注射个体产卵诱导 | 第60-62页 |
第6章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 第62-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试验时间与地点 | 第62页 |
·仔鱼来源 | 第62页 |
·开口饵料对比试验 | 第62页 |
·死亡观察实验 | 第62页 |
·饥饿观察实验 | 第62-63页 |
·生长的测定 | 第63页 |
·自残观察实验 | 第63页 |
·不同培育方式对比试验 | 第63-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泥鳅开口饵料种类 | 第64-65页 |
·泥鳅饥饿不可逆点 | 第65页 |
·生长 | 第65-66页 |
·自残现象 | 第66页 |
·不同培育方式泥鳅仔鱼成活率比较 | 第66-67页 |
·水质变化对苗种培育成活率的影响 | 第67页 |
·讨论 | 第67-72页 |
·最佳开口饵料的选择 | 第67-68页 |
·延迟投饵对泥鳅生长的影响 | 第68-69页 |
·自残现象 | 第69页 |
·苗种培育 | 第69-7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对泥鳅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 | 第72页 |
·确立了人工催产激素最佳种类、剂量及配比 | 第72页 |
·弄清了环境因子对泥鳅催产、孵化的影响 | 第72页 |
·确定了泥鳅胚胎的最佳孵化方式 | 第72页 |
·确定了温度对泥鳅仔鱼生长的影响 | 第72页 |
·确定了泥鳅仔鱼培育的最佳开口饵料 | 第72-73页 |
·确定了最佳投饵时间 | 第73页 |
·确定了仔鱼培育的最佳培育方式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88页 |
图版A:泥鳅胚胎发育过程 | 第84-86页 |
图版B:泥鳅卵细胞发育观察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