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0-12页 |
·盐分胁迫对种子萌发出苗的影响 | 第11页 |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1-12页 |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2页 |
·植物的盐适应性调节机制 | 第12-16页 |
·细胞内的渗透调节机制 | 第13-15页 |
·细胞内盐的区隔化作用 | 第15-16页 |
·Na~+/ H~+逆向转运蛋白 | 第16页 |
·耐盐性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大豆遗传转化系统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再生体系 | 第18-19页 |
·转基因方法 | 第19-21页 |
·农杆菌介导大豆的遗传转化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23-3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23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实验流程 | 第24-25页 |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结果讨论 | 第25-30页 |
·外植体质量与消毒剂的比例配比 | 第25-26页 |
·无菌苗的苗龄 | 第26-27页 |
·共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27-28页 |
·抗性苗生根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法将S eNHX1 导入大豆的研究 | 第30-4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0-31页 |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主要设备及试剂 | 第30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30-31页 |
·培养基 | 第31-32页 |
·农杆菌培养基 | 第31页 |
·大豆遗传转化培养基 | 第31-32页 |
·实验设计 | 第32-35页 |
·药剂配制 | 第32-33页 |
·含有目的基因质粒的提取 | 第33页 |
·质粒检测 | 第33页 |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步骤 | 第33-35页 |
·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质粒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的不同生长阶段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44页 |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 第38-41页 |
·大豆组培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第41-44页 |
第四章 转基因大豆的检测分析 | 第44-5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植物材料 | 第44页 |
·酶和试剂盒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46页 |
·大豆基因组DNA的小量提取 | 第44-45页 |
·转基因大豆的PCR 检测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