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透气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技术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7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1 绪论 | 第18-3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20页 |
·瓦斯及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危害 | 第18页 |
·瓦斯排放的环境危害问题 | 第18-19页 |
·煤层卸压增透与瓦斯运移关系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煤层瓦斯流动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线性瓦斯流动理论 | 第20页 |
·线性瓦斯扩散理论 | 第20页 |
·瓦斯渗透—扩散理论 | 第20-21页 |
·非线性瓦斯流动理论 | 第21页 |
·地物场效应的煤层瓦斯流动理论 | 第21页 |
·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特点 | 第21-26页 |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煤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现状 | 第25-26页 |
·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 煤体结构与瓦斯流动特性 | 第30-51页 |
·构造煤 | 第30-32页 |
·构造煤及其特征 | 第30-31页 |
·构造煤的分类 | 第31-32页 |
·煤层孔隙结构特性 | 第32-35页 |
·煤体中瓦斯及赋存状态 | 第35-37页 |
·煤的瓦斯生成量及含量 | 第37-40页 |
·煤层中瓦斯流动特性 | 第40-43页 |
·煤层中瓦斯流动状态 | 第40-41页 |
·煤层中瓦斯流动方程 | 第41-43页 |
·煤岩的渗透特性 | 第43-49页 |
·煤体渗透性的特征 | 第43-44页 |
·煤岩渗透性的耦合作用特征 | 第44-46页 |
·渗透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煤的力学性能 | 第49-51页 |
3 煤层强化增透深孔预裂爆破作用机理研究 | 第51-62页 |
·深孔预裂爆破的作用 | 第51-56页 |
·炸药爆轰时的能量分析 | 第51-52页 |
·爆炸应力波的作用 | 第52页 |
·控制孔的作用机理 | 第52-53页 |
·爆生气体作用及贯通裂隙形成条件 | 第53-55页 |
·煤层瓦斯压力对裂隙扩展作用 | 第55-56页 |
·深孔预裂爆破裂隙区的形成过程 | 第56-60页 |
·压碎圈生成及范围 | 第57-59页 |
·裂隙圈的形成及范围 | 第59-60页 |
·深孔预裂爆破防突作用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深孔预裂爆破增透试验研究 | 第62-80页 |
·引言 | 第62页 |
·深孔预裂爆破器材 | 第62-66页 |
·深孔预裂爆破药管 | 第62-63页 |
·深孔预裂爆破药管和炸药性能试验 | 第63-66页 |
·爆破药管的松动效应模拟试验 | 第66-67页 |
·试验参数及工艺 | 第66-67页 |
·试验结果 | 第67页 |
·炸药爆破岩石致裂效应试验 | 第67-70页 |
·试验参数与工艺 | 第67-70页 |
·试验结果 | 第70页 |
·爆破药管煤体增透效果试验 | 第70-79页 |
·爆破松动半径测试 | 第70-77页 |
·煤体裂隙发育程度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5 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数值模拟研究 | 第80-107页 |
·引言 | 第80页 |
·理论基础 | 第80-93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93-97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97-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6 深孔预裂爆破现场试验应用研究 | 第107-125页 |
·综采工作面应用工程试验 | 第107-115页 |
·石门揭煤应用工程试验 | 第115-119页 |
·掘进工作面应用工程试验 | 第119-124页 |
·深孔预裂爆破技术试验成果总结 | 第124-12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结论 | 第125-126页 |
·创新点 | 第126页 |
·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