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导论第13-23页
 一、历史纷争第13-17页
 二、问题提出第17-20页
 三、研究的方法第20页
 四、论文的框架第20-21页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21-23页
第一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文献综述第23-35页
 第一节 不同时期研究重点和研究成果综述第23-26页
  一、衍生品市场公平性与合法性研究第23页
  二、20 世纪40-60 年代的资产组合理论研究第23-24页
  三、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的定价与交易策略研究第24-26页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相关文献综述第26-35页
  一、金融衍生品与基础市场关系文献综述第26-28页
  二、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创新文献综述第28-29页
  三、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文献综述第29-31页
  四、金融衍生品监管文献综述第31-35页
第二章 金融衍生品发展概况第35-58页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的定义和分类第35-36页
  一、金融衍生品的定义第35-36页
  二、金融衍生品的分类第36页
 第二节 国外金融衍生品发展概况第36-58页
  一、二十世纪前金融衍生品产生过程第37-40页
  二、当代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状况和特点第40-58页
第三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帕累托最优存在性及实现第58-82页
 第一节 效率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建设的首要标准第58-66页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的同质性、外部性、时变性第58-64页
  二、与经济效率有关的三个概念:经济效率标准、社会福利函数和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第64-66页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状态与竞争均衡、完备性市场等价第66-70页
  一、帕累托最优、竞争均衡、完备性市场的定义第66-68页
  二、帕累托最优、竞争均衡、完备性市场等价机理第68-70页
 第三节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竞价实现第70-72页
  一、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第70页
  二、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般均衡和完备性市场通过竞争价格得以实现第70-72页
 第四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及评价指标第72-82页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定义第72页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的存在性第72-75页
  三、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竞价实现第75-82页
第四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金融深化及非完备性表征第82-119页
 第一节 中国衍生品市场发展与金融深化第82-92页
  一、中国衍生品市场在管制中创新演进第82-86页
  二、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品结构改善及金融深化第86-92页
 第二节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表征第92-119页
  一、机构保守,产品单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不够第93-98页
  二、风险意识不强,对金融衍生品风险作用、风险形成机理、风险计量模型应用失当第98-111页
  三、金融衍生品尚未成为各行业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的金融利器第111-115页
  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效率不高第115-119页
第五章 非完备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缺失及制度缺陷第119-138页
 第一节 非完备性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功能发挥不全第119-128页
  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经济功能发挥基本正常第120-126页
  二、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宏观经济效应发挥尚不充分第126-128页
 第二节 非完备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制度缺陷原因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第128-138页
  一、中国衍生品市场制度演进过程不长第128-131页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131-135页
  三、中国衍生品市场内生交易成本和外生交易成本均高第135-136页
  四、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在政府手中有碍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第136-138页
第六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的制度重构——帕累托改进第138-196页
 第一节 建设金融衍生品市场产业集群,增进规模效应第138-161页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产业集群价值增值过程:基于价值链角度第140-143页
  二、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尤其是要培育投行、对冲基金和 CTA第143-158页
  三、健全产业集群建设的保健因子第158-161页
 第二节 开发新产品,促进交易所转型第161-167页
  一、探索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品开发路径第162-166页
  二、促进交易所逐步由会员制转向公司制第166-167页
 第三节 引进风险计量模型,强化风险管控第167-179页
  一、金融衍生品风险度量的一般方法:希腊值模型、VaR 模型第167-177页
  二、斟酌使用灵敏度度量模型和风险价值度度量模型第177-179页
 第四节 制定《衍生品交易法》,对衍生品市场发展适度监管第179-190页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难点第179-182页
  二、发挥各类监管主体在衍生品市场监管方面的作用第182-184页
  三、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衍生品监管的主要趋势第184-186页
  四、审慎制定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原则第186-189页
  五、制定《衍生品交易法》,在统一监管中规范金融衍生品市场第189-190页
 第五节 强化开放合作,促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水平第190-196页
  一、积极“走出去”,勇敢参与国际竞争第191-194页
  二、谨慎“请进来”,提升国内衍生品市场开放水平第194-196页
第七章 结论第196-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07页
后记第207页

论文共2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下一篇: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