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应用现状与分析 | 第13-19页 |
·PR.PLAST.S材料概况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8-19页 |
3 PR改性沥青性能评价 | 第19-29页 |
·试验材料与方案 | 第19-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试验方案 | 第20页 |
·滨州90#+PR改性剂试验结果 | 第20-23页 |
·针入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延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软化点试验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茂名70#+PR改性剂试验结果 | 第23-25页 |
·Brookfield旋转粘度试验分析 | 第25-27页 |
·试验小结 | 第27-29页 |
4 PR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第29-47页 |
·试验方案及试验材料 | 第29-31页 |
·试验方案 | 第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1页 |
·AC-20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验证 | 第31-39页 |
·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高温抗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抗水损坏研究 | 第37-38页 |
·低温抗裂性能研究 | 第38-39页 |
·AC-13C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验证 | 第39-44页 |
·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高温抗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抗水损坏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低温抗裂性能研究 | 第44页 |
·试验小结 | 第44-47页 |
5 PR与SBS改性沥青及SMA路面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 第47-61页 |
·SMA-20混合料级配及油石比的确定 | 第47-49页 |
·SMA混合料级配确定原则 | 第47页 |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第47-49页 |
·PR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油石比的确定 | 第49-50页 |
·PR与SBS及 SMA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验证 | 第50-53页 |
·马歇尔试验结果 | 第50-51页 |
·高温车辙试验结果 | 第51-52页 |
·抗水损坏试验结果 | 第52-53页 |
·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结果 | 第53页 |
·试验小结 | 第53-54页 |
·SMA-13混合料级配及油石比的确定 | 第54-56页 |
·PR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油石比的确定 | 第56-57页 |
·PR与SBS及 SMA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验证 | 第57-59页 |
·马歇尔试验结果 | 第57页 |
·高温车辙试验结果 | 第57-58页 |
·抗水损坏试验结果 | 第58-59页 |
·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结果 | 第59页 |
·试验小结 | 第59-6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0-61页 |
6 PR抗车辙剂试验路与施工 | 第61-81页 |
·中面层材料 | 第63-65页 |
·粗集料 | 第63-64页 |
·细集料 | 第64页 |
·矿粉 | 第64-65页 |
·集料筛分结果 | 第65页 |
·目标配合比设计验证 | 第65-68页 |
·PR沥青混合料AC-20C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 | 第66-67页 |
·PR沥青混合料AC-20C目标配合比组成验证 | 第67-68页 |
·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 | 第68-71页 |
·生产配合比方案 | 第68-70页 |
·生产配合比验证 | 第70-71页 |
·生产配合比设计中的某些问题 | 第71页 |
·PR试验路试铺 | 第71-76页 |
·PR的储存及工作面准备 | 第71-72页 |
·PR混合料的拌制 | 第72-73页 |
·PR混合料的运输 | 第73页 |
·PR混合料的摊铺 | 第73-74页 |
·PR试验路的压实 | 第74-75页 |
·PR试验路接缝的施工 | 第75-76页 |
·PR试验路评价、观测及总结 | 第76-81页 |
·试验路评价、观测 | 第76-79页 |
·试验路总结 | 第79-8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本文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8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