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1 引言 | 第6-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8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2 古今对风水的争议及风水学中存在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 第9-13页 |
| ·古今对风水的争议 | 第9-10页 |
| ·风水学中存在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 第10-13页 |
| ·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 第10-11页 |
| ·孝先荫后的思想 | 第11-13页 |
| 3 风水学与生态心理学 | 第13-21页 |
| ·生态潜意识(ECOLOGICAL UNCONSCIOUS)观点的提出 | 第13-15页 |
| ·我国古代的风水及“胎息”思想 | 第15-18页 |
| ·生态潜意识和风水“胎息”思想对心理治疗方面的探讨 | 第18-21页 |
| 4 风水中四象格局与环境心理学的贯通之处 | 第21-27页 |
| ·环境心理学的“空间行为” | 第21-22页 |
| ·风水中的四象格局 | 第22-24页 |
| ·有关四象的考古证据及孝陵、十三陵的风水 | 第24-25页 |
| ·有关心理物理场(PSYCHOPHYSICAL FIELD)的实验 | 第25-27页 |
| 5 风水中天斩煞对人心理影响的实验 | 第27-32页 |
| ·实验的方法、所采用的工具和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 ·实验数据分析和访谈 | 第28-31页 |
| ·根据格式塔知觉理论的“场作用力”观点解释天斩煞对人的 心理影响 | 第31-32页 |
| 6 住宅环境设计与风水学 | 第32-36页 |
| ·住宅能量聚集的含义 | 第32-33页 |
| ·风水学中有关住宅的观点 | 第33-36页 |
| 7 结论和讨论 | 第36-37页 |
| 8 创新之处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个人简介 | 第40-41页 |
| 导师简介 | 第41-42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