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试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自认制度概述第11-20页
 一、自认的概念第11页
 二、自认概念的相关比较分析第11-13页
  (一) 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第12页
  (二) 自认与认诺第12-13页
  (三) 完全自认和限制自认第13页
 三、自认的性质第13-15页
  (一) 意思表示说第14页
  (二) 观念通知说第14-15页
 四、自认的效力第15-20页
  (一) 自认对法院的约束力第15页
  (二) 自认对当事人的效力第15-18页
  (三) 自认效力的限制第18-20页
第二章 自认制度的法理基础第20-25页
 一、辩论主义第20-22页
 二、诉讼经济效率原则第22页
 三、诚实信用原则第22-23页
 四、自认制度中对公正与效率的追求第23-25页
第三章 自认的要件第25-32页
 一、自认是当事人关于案件主要事实的陈述第25-28页
  (一) 关于权利自认的争论第25-27页
  (二) 关于自认的对象是否包括间接事实的争论第27-28页
 二、自认必须是在诉讼过程中作出的第28页
 三、自认必须与对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一致第28-30页
  (一) 先行自认与事后自认第28-29页
  (二) 明示自认与拟制自认第29-30页
 四、自认是当事人不利于己的事实陈述第30-32页
第四章 自认制度的比较法考察第32-39页
 一、英美法系中自认制度第32-35页
  (一) 英国立法关于自认的规定第32-33页
  (二) 美国立法关于自认的规定第33-35页
 二、大陆法系中自认制度第35-36页
  (一) 德国立法关于自认的规定第35页
  (二) 日本立法关于自认的规定第35-36页
  (三) 我国台湾地区的自认制度第36页
 三、两大法系自认制度的比较第36-39页
  (一) 英美法系自认制度的特点第36-37页
  (二) 大陆法系自认制度的特点第37-39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的构想第39-46页
 一、我国自认制度的立法历史及现状第39-40页
 二、完善我国自认制度应当解决的问题第40-42页
  (一) 缺乏完善的制度环境第41页
  (二) 对当事人陈述的定位不当第41页
  (三) 相关制度的欠缺第41-42页
  (四) 关于自认的立法混乱、相互矛盾第42页
 三、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的构想第42-46页
  (一) 确定辩论主义的整体制度环境第42-43页
  (二) 对当事人陈述进行合理定位第43-44页
  (三) 健全审前程序以充分发挥自认的作用第44页
  (四) 完善自认制度的具体规则设想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觉醒》的叙事艺术
下一篇:得江山之助--郭味蕖花鸟画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