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4页 |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 | 第14-17页 |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14-15页 |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视频监控系统的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难点及方案优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 | 第18-30页 |
·监控系统整体设计思路及要点 | 第18-19页 |
·嵌入式微处理器简介 | 第19-20页 |
·S3C44B0X外围电路设计 | 第20-29页 |
·Flah ROM扩展 | 第20-22页 |
·SDRAM扩展 | 第22页 |
·网络接口模块的设计 | 第22-23页 |
·时钟芯片的设计 | 第23-24页 |
·电源与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24-25页 |
·ARM启动代码的设计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硬件平台上实时操作系统的实现 | 第30-41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30-31页 |
·μC/OS-Ⅱ简介 | 第31页 |
·μC/OS-Ⅱ的移植 | 第31-36页 |
·移植条件 | 第31-32页 |
·移植工作具体内容 | 第32-36页 |
·OS_CPU.H的修改 | 第32-33页 |
·OS_CPU_A.ASM编写 | 第33-36页 |
·OS_CPU_C.C的编写 | 第36页 |
·移植测试 | 第36-38页 |
·在μC/OS-Ⅱ系统上应用程序结构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嵌入式TCP/IP协议栈设计 | 第41-66页 |
·TCP/IP协议的分析 | 第41-42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栈分析 | 第42-46页 |
·数据链路层协议 | 第43页 |
·网际协议(IP) | 第43-44页 |
·传输层 | 第44-45页 |
·应用层 | 第45-46页 |
·协议的选择 | 第46-47页 |
·LwIP的进程模型 | 第47页 |
·LwIP协议栈的实现 | 第47-49页 |
·LwIP移植 | 第49-53页 |
·CPU或编译器的相关部分 | 第49-50页 |
·LwIP的操作系统封装层 | 第50-51页 |
·LwIP的定时机制 | 第51-52页 |
·LwIP创建新线程 | 第52-53页 |
·LwIP的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实现 | 第53-54页 |
·RTL18019AS内部机制 | 第54-57页 |
·芯片DMA操作 | 第55页 |
·I/O地址分配 | 第55-56页 |
·数据帧的组成 | 第56页 |
·RTL8019AS内部RAM结构 | 第56-57页 |
·网卡驱动程序设计 | 第57-65页 |
·RTL8019的初始化 | 第58-59页 |
·数据接收过程 | 第59-60页 |
·发送数据过程 | 第60-61页 |
·中断处理 | 第61-65页 |
·本章小节 | 第65-66页 |
第5章 音视频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66-81页 |
·音视频处理模块的整体设计 | 第66页 |
·音视频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66-74页 |
·视频解码器选型和工作原理 | 第66-68页 |
·视频解码模块外围电路设计 | 第68-69页 |
·音频AD芯片的连接 | 第69-71页 |
·视频编码模块硬件设计 | 第71-74页 |
·SDRAM的设计 | 第71-72页 |
·HOST接口设计 | 第72-74页 |
·视频信号输入电路设计 | 第74页 |
·PCB板的设计注意事项 | 第74-76页 |
·高频部分的布线设计 | 第74-75页 |
·电源与接地的 | 第75页 |
·数模布线处理 | 第75-76页 |
·音视频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76-80页 |
·音频A/D驱动设计 | 第76页 |
·SAA7111A工作方式配置 | 第76-78页 |
·IME6400驱动设计 | 第78-80页 |
·IME6400的HI接口操作 | 第78页 |
·IME6400内部空间的访问 | 第78-79页 |
·Firmware寄存器的操作 | 第79页 |
·MPEG4编码数据的读取 | 第79-80页 |
·本章小节 | 第80-8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