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液中染料组分的浓度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 引言 | 第14-15页 |
2 染料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15-20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5-19页 |
·最大吸收波长-联立方程法 | 第15-16页 |
·吸收光谱峰面积法 | 第16页 |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 第16-17页 |
·导数分光光度法 | 第17页 |
·比值导数分光光度法 | 第17-19页 |
·化学计量学方法 | 第19页 |
·荧光分析法 | 第19-20页 |
·色谱分析法 | 第20页 |
3 染色过程中染料浓度的在线监测 | 第20-24页 |
·染色过程中染料浓度的在线监测系统 | 第21页 |
·染色过程中染料浓度的在线监测的方法 | 第21-24页 |
·流动池分光光度法 | 第21-23页 |
·浸入式光纤光谱探测器 | 第23-24页 |
4 目前染料浓度测定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染色加工中染料浓度及可测范围 | 第29-43页 |
1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染色实验 | 第30页 |
·染色布样颜色色差测试 | 第30页 |
·染料浓度测定 | 第30页 |
·染液浓度可准确测定范围的确定 | 第3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0-41页 |
·染料实际浓度及仪器可测范围 | 第31-34页 |
·单一染料实际需要测定的浓度范围 | 第31-32页 |
·分光光度计可测定的染料浓度范围 | 第32-34页 |
·染料拼混比例及仪器可测范围 | 第34-41页 |
·染料两拼色时需要测定的浓度比例范围 | 第34-37页 |
·常规分光光度法可测定的浓度比例范围 | 第37-41页 |
3 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扩大双组份染液可测定浓度比例范围的探索 | 第43-61页 |
1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吸收光谱峰面积法测定双组份染液浓度 | 第44-46页 |
·中深色三原色双组份染液浓度测定 | 第44-45页 |
·浅中色三原色双组份染液浓度测定 | 第45-46页 |
·一阶导数法测定双组份染液浓度 | 第46-51页 |
·中深色三原色双组份染液浓度测定 | 第47-49页 |
·浅中色三原色双组份染液浓度测定 | 第49-51页 |
·一阶比值导数法测定双组份染液浓度 | 第51-58页 |
·中深色三原色双组份染液浓度测定 | 第51-54页 |
·浅中色三原色双组份染液浓度测定 | 第54-58页 |
·不同光径比色皿测定双组份染液浓度 | 第58-59页 |
3 小结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颜色相近染料的双组分染液浓度测定 | 第61-72页 |
1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61-62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61-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染液浓度 | 第62页 |
·荧光分析法测定混合染液浓度 | 第6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颜色相近染料的双组分染液浓度 | 第62-69页 |
·最大吸收波长-联立方程法 | 第63页 |
·吸收光谱峰面积法 | 第63-64页 |
·一阶导数法 | 第64-66页 |
·一阶比值导数法 | 第66-69页 |
·荧光分析法测定颜色接近的两种染料的染液浓度 | 第69-70页 |
3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第五章 三原色染料混合溶液浓度测定 | 第72-82页 |
1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72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2-81页 |
·最大吸收波长—联立方程法测定三组分染液浓度 | 第73-75页 |
·吸收光谱峰面积法测定三组分染液浓度 | 第75-77页 |
·一阶比值导数法法测定三组分染液浓度 | 第77-81页 |
3 小结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第六章 染色过程中的染料浓度测定 | 第82-103页 |
1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82-84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82-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上染阶段的染料浓度测定 | 第83页 |
·固色阶段的染料浓度测定 | 第83-84页 |
·光纤光谱仪在线检测 | 第8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84-101页 |
·上染阶段的染料浓度测定 | 第84-93页 |
·中性盐的影响 | 第84-86页 |
·温度对染液吸收曲线的影响 | 第86-88页 |
·中性盐及保温处理对染液吸收曲线的影响 | 第88-90页 |
·含有中性盐的染料浓度测定 | 第90-93页 |
·固色阶段的染料浓度测定 | 第93-97页 |
·固色阶段染液的吸收光谱曲线变化 | 第94-96页 |
·含有盐和碱的染液浓度测定 | 第96-97页 |
·实际染色过程中的染料浓度测定 | 第97-101页 |
·单组份染料上染过程的浓度监测 | 第97-98页 |
·双组份染料上染过程的浓度监测 | 第98-99页 |
·三组份染料上染过程的浓度监测 | 第99-101页 |
3 小结 | 第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