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清时期南岭湘粤走廊及其毗邻地带社会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章 湘粤毗邻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行政归划第12-16页
 第一节 湘粤交通走廊的涵义及其地理环境第12-13页
 第二节 湘粤毗邻地区的行政归属及政区沿革第13-16页
第二章 湘粤交通走廊的历史分析第16-24页
 第一节 湘粤交通路线水陆路构成分析第16-20页
 第二节 明清湘粤毗邻地带驿道研究第20-22页
 第三节 交通走廊行走人群及沿线地区分析第22-24页
第三章 明清湘粤毗邻地带的人口、民族概况第24-34页
 第一节 人口分布第24-25页
 第二节 人口迁徙研究第25-28页
 第三节 民族构成第28-30页
 第四节 瑶族的社会状况第30-34页
第四章 明清湘粤毗邻地带经济发展互动研究第34-50页
 第一节 过境贸易及其影响第34-37页
 第二节 物产和矿业第37-43页
 第三节 交通走廊沿线城镇、商埠、墟市分布及概况第43-48页
 第四节 岭南岭北经济比较第48-50页
第五章 明清湘粤毗邻地区的政治、军事研究第50-58页
 第一节 国家对交通走廊及毗邻地带的管理第50-52页
 第二节 湘粤交通走廊的军事控制第52-54页
 第三节 湘粤毗邻地带的社会不稳定状况分析第54-58页
第六章 湘粤毗邻地带的文化教育第58-63页
 第一节 教育概况与人才分布第58-61页
 第二节 瑶族的学校教育第61-63页
第七章 明清湘粤走廊与湘粤毗邻地带社会发展关系研究第63-69页
 第一节 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第63-65页
 第二节 社会发展原因分析第65-66页
 第三节 湘粤走廊对其毗邻地带社会发展的影响第66-69页
结论第69-70页
注释第70-78页
参考文献第78-87页
附录第87-89页
索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广高速铁路对贵州区域经济影响力及利用研究
下一篇: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地方政府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