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6页 |
一、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二、天然气氢同位素分馏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第1章 同位素与同位素分馏 | 第16-24页 |
·同位素 | 第16-18页 |
·同位素的概念与分类 | 第16-17页 |
·同位素丰度(isotope abundance) | 第17页 |
·同位素值的表达和同位素标准 | 第17-18页 |
·同位素效应与同位素分馏 | 第18-24页 |
·同位素效应 | 第18-19页 |
·同位素分馏 | 第19-24页 |
第2章 样品与实验 | 第24-28页 |
·样品 | 第24-26页 |
·实验方案 | 第26-28页 |
第3章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28-74页 |
·源岩热解和原油裂解成气实验 | 第28-32页 |
·暗色泥岩和煤热解成气实验 | 第28-30页 |
·原油裂解成气实验 | 第30-32页 |
·不同类型官能团有机质热解成气实验 | 第32-37页 |
·不同水介质条件下有机质热解成气实验 | 第37-64页 |
·不同加水量条件下十八烷裂解成气实验 | 第37-54页 |
·不同性质水介质条件下十八烷裂解成气实验 | 第54-64页 |
·成气机理探讨 | 第64-74页 |
·有机质生烃的反应机制 | 第64-65页 |
·水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有机-无机的相互反应 | 第65-74页 |
第4章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的动力学模拟 | 第74-95页 |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 | 第74-79页 |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的选取 | 第74-75页 |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的标定 | 第75-79页 |
·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 | 第79-81页 |
·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的标定 | 第81-95页 |
第5章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水介质参与作用的地质意义 | 第95-122页 |
·对天然气生成量的影响 | 第95-115页 |
·对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运聚效率探讨 | 第115-122页 |
·样品与实验 | 第115-116页 |
·模型的选取与标定 | 第116-117页 |
·地质应用 | 第117-122页 |
结论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详细摘要 | 第138-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