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刑事和解制度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7页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第7-15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第7-9页
  一、概念的界定第7-8页
  二、刑事和解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8-9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第9-15页
  一、刑事和解制度产生的渊源第9-10页
  二、刑事和解制度产生的背景第10-11页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轨迹第11-13页
  四、刑事和解制度在现代中国第13-15页
第二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第15-24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5-19页
  一、平衡理论(Restorative Justice Theory)第15-16页
  二、叙说理论(Equity Theory)第16-17页
  三、恢复正义理论(Narrative Theory)第17-19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第19-24页
  一、利益恢复价值第19-21页
  二、效益价值第21-24页
第三章 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第24-32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24-25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需要第25-28页
 第三节 刑事和解制度是保护被害人、加害人、公共利益的需要第28-32页
  一、刑事和解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利益第28-30页
  二、刑事和解有利于保护加害人的利益第30-31页
  三、刑事和解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第31-32页
第四章 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第32-40页
 第一节 思想文化背景第32-33页
 第二节 司法资源条件第33-34页
 第三节 刑事政策支持第34-35页
 第四节 司法实践经验第35-38页
 第五节 法律基础第38-40页
第五章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第40-49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前提条件和模式选择第40-42页
  一、刑事和解的前提条件第40-41页
  二、刑事和解的模式选择第41-42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范围和对象第42-44页
  一、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范围第42-43页
  二、刑事和解的适用对象第43-44页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第44-45页
 第四节 刑事和解的程序第45-47页
 第五节 刑事和解的法律效力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科学中心比特球展项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土壤类型、大豆品种(系)和生育期对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