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终端安全与文件保护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2页
   ·预期成果第12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身份认证技术概述第14-20页
   ·身份认证的概念第14页
   ·几种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第14-18页
     ·基于用户名/密码的传统身份认证方式第14-15页
     ·基于电子令牌的身份认证方式第15页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式第15-17页
     ·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方式第17页
     ·基于动态口令/动态密码身份认证方式第17-18页
   ·身份认证系统应满足的要求和目标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Windows 2000/XP登录认证机制及GINA第20-36页
   ·Windows2000/XP的几种登录类型第22-24页
     ·交互式登录(interactive logon)第22-23页
     ·网络登录第23页
     ·服务登录第23-24页
     ·批处理登录第24页
   ·Winlogon初始化第24-27页
   ·登录到本机的过程第27页
   ·登录到域的过程第27-28页
   ·GINA第28-34页
   ·正常模式下如何使用自定义GINA第34-35页
   ·安全模式下如何使用自定义G州A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文件加解密算法第36-49页
   ·算法设计第36-39页
     ·算法设计目标第36页
     ·算法设计思路第36-38页
     ·算法的优势第38-39页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39-41页
     ·算法的图像加密实例第39页
     ·算法的雪崩效应分析第39-40页
     ·算法的运算速度和计算复杂度分析第40页
     ·算法的弱密钥分析第40-41页
     ·算法的安全性分析第41页
   ·USB KEY加密原理第41-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终端安全与文件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9-58页
   ·系统登录与GINA身份认证模块第49-51页
   ·USB Key管理模块第51-53页
     ·制作本机USB Key第51页
     ·删除失效的USB Key第51-52页
     ·密钥管理器设置第52页
     ·配置启动保护第52-53页
   ·文件自保护模块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59页
   ·总结第58页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作者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6-67页
缩写词表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环境和制度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意志薄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