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全光再生原理概述 | 第11-12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微结构光纤的基本特性及应用 | 第15-32页 |
| ·微结构光纤概述 | 第15页 |
| ·微结构光纤分类 | 第15-19页 |
| ·改进的全内反射型微结构光纤 | 第16-17页 |
| ·光子带隙型微结构光纤 | 第17-19页 |
| ·微结构光纤的特性 | 第19-27页 |
| ·无限单模传输特性 | 第19-21页 |
| ·有效模场面积可控特性 | 第21-23页 |
| ·色散特性 | 第23页 |
| ·高双折射特性 | 第23-25页 |
| ·低损耗特性 | 第25-27页 |
| ·微结构光纤的应用 | 第27-29页 |
| ·色散特性的应用 | 第27页 |
| ·非线性特性的应用 | 第27-28页 |
| ·无限单模传输特性的应用 | 第28-29页 |
| ·有效模场面积可控特性的应用 | 第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全光 2R 再生技术 | 第32-44页 |
| ·光放大技术 | 第32-34页 |
| ·掺饵光纤放大器 | 第32-33页 |
| ·半导体光放大器 | 第33页 |
| ·拉曼光纤放大器 | 第33-34页 |
| ·光再整形技术 | 第34-38页 |
| ·电吸收调制器技术 | 第34-35页 |
| ·基于 SOA 的光判决门技术 | 第35-36页 |
| ·非线性光纤环镜技术 | 第36-38页 |
| ·NOLM 传输特性研究 | 第38-42页 |
| ·耦合比对传输特性的影响 | 第38页 |
| ·光纤非线性系数对传输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光纤长度对传输特性的影响 | 第40页 |
| ·NOLM 环内放置放大器的传输特性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基于微结构光纤自相位调制效应全光再生理论研究 | 第44-62页 |
| ·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 ·反常色散微结构光纤的全光再生研究 | 第45-50页 |
| ·微结构光纤的设计 | 第45-47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7-49页 |
| ·再生器的传输特性 | 第49-50页 |
| ·正常色散微结构光纤的全光再生研究 | 第50-54页 |
| ·微结构光纤的设计 | 第50-51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 ·再生器的传输特性 | 第52-54页 |
| ·两阶全光再生研究 | 第54-56页 |
| ·两阶全光再生原理 | 第54-55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 ·滤波器参量对再生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 ·超连续谱滤波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基于微结构光纤自相位调制效应全光再生实验研究 | 第62-68页 |
| ·实验装置 | 第62-63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 ·小结 | 第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