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3页 |
| ·选题原由 | 第6-9页 |
| ·学术史回顾 | 第9-11页 |
| ·基本史料及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二十世纪初期基督教高等教育在华发展概况 | 第13-17页 |
| 第三章 有关1907 年基督教联合大学的几个讨论议案 | 第17-40页 |
| ·差会学校 | 第17-21页 |
| ·差会学校资源及发展情况 | 第17-18页 |
| ·教师资源及培训情况 | 第18-20页 |
| ·课程与教材 | 第20-21页 |
| ·师范学堂和师资力量 | 第21-22页 |
| ·1907 年会议对“联合大学”的定义与解释 | 第22-23页 |
| ·筹建计划的可行性与经费支持 | 第23-33页 |
| ·教会大学的运营成本与联合大学的经费支持 | 第23-27页 |
| ·有关基督教联合大学可行性的讨论 | 第27-33页 |
| ·官方学堂与基督教联合大学 | 第33-40页 |
| ·官学的背景与发展 | 第33-34页 |
| ·从壬寅学制到壬戌学制 | 第34-38页 |
| ·基督教教育对官学的反应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远东国际环境与联合大学的发展策略 | 第40-43页 |
| 第五章 基督教联合大学的何去何从 | 第43-51页 |
| ·联合大学理想的根源 | 第43-45页 |
| ·基督教在华教育的两难境地 | 第45-48页 |
| ·基督教教育的宗教教育与基督教教育的世俗化 | 第45-47页 |
| ·基督教教育的独立性与政府认同 | 第47-48页 |
| ·联合大学是中外关系的双向选择 | 第48-51页 |
| ·差会学校师生的爱国运动 | 第49页 |
| ·二十世纪教会大学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 附录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