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一般性问题论文--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其强度计算论文

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24页
第一章 绪论第24-64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页
   ·管壳式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连接技术概述第24-26页
     ·管壳式换热器简介第24-25页
     ·什么是接头连接?第25页
     ·接头连接质量性能指标第25页
     ·各种连接方法的主要优缺点第25-26页
   ·接头连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6-41页
     ·胀接接头第26-37页
       ·胀接接头的发展历史第26-27页
       ·机械胀接接头第27-33页
       ·液压胀接接头第33页
       ·爆炸胀接接头第33-34页
       ·橡胶胀接接头第34-36页
     ·各种胀接方法对比第36-37页
     ·焊接接头第37-39页
       ·接头形式及专用设备第37-38页
       ·焊接接头常见质量问题第38-39页
       ·焊接接头检验第39页
       ·焊接接头工艺实践第39页
     ·胀焊结合接头第39-41页
       ·胀焊结合接头的数值分析第39-40页
       ·胀焊顺序第40-41页
     ·粘胀连接接头第41页
     ·螺纹连接接头第41页
   ·液压胀接接头第41-61页
     ·液压胀接基本原理、胀管方法和接头质量评定指标第42页
     ·液压胀接压力的确定第42-44页
     ·液压胀接接头的残余接触压力第44-45页
     ·液压胀接接头的拉脱力/压脱力与密封性能第45-47页
     ·接头参数对残余接触压力和拉脱力/压脱力的影响第47-59页
       ·管子与管板材料性能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47-48页
       ·孔表面加工质量和摩擦系数等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48-49页
       ·管子与管板孔之间初始间隙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49-50页
       ·胀管率以及管壁减薄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50-51页
       ·胀接接头的相互影响第51页
       ·当量套筒直径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51-52页
       ·管板孔开槽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52-56页
       ·模型孔数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56页
       ·排孔方式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56-57页
       ·使用温度变化对接头连接的影响第57-59页
       ·关于胀接接头的其他研究第59页
     ·接头过渡区的残余应力第59-61页
     ·液压胀接设备技术及应用第61页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61-62页
   ·本课题难点第62页
   ·本课题创新点第62-64页
第二章 材料性能试验第64-68页
   ·试验目的第64页
   ·试件第64页
   ·试验方法及过程第64-65页
   ·试验结果第65-68页
第三章 接头拉脱试验第68-76页
   ·试验目的第68页
   ·试件第68-70页
   ·试件材料及其性能第70-71页
   ·试验方法及过程第71-73页
     ·液压胀接接头的胀接及拉脱试验第71-73页
     ·焊接和胀焊结合接头的焊接、胀接和拉脱试验第73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胀接、焊接和胀焊结合接头的有限元模型第76-102页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简介第76-79页
     ·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发展及其趋势第76-78页
     ·ANSYS有限元通用分析软件简介第78-79页
   ·胀接接头结构及有限元几何模型第79-89页
     ·胀接接头几何模型及其特点第80-82页
       ·模型范围的选取第80-81页
       ·接头几何结构尺寸第81-82页
     ·胀接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82-89页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第82-85页
       ·材料物性第85页
       ·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第85-86页
       ·管子与管板间接触的定义第86页
       ·力载荷与边界条件第86-88页
       ·胀接及拉脱过程的模拟第88-89页
       ·温差载荷对胀接的影响第89页
   ·网格疏密的考核第89-91页
   ·焊接及胀焊结合过程的模拟第91-102页
     ·热分析基本概念及热固结合分析第91-93页
       ·热分析基本概念第91-92页
       ·热固结合分析方法第92-93页
     ·焊接及胀焊结合接头几何模型及其特点第93页
     ·焊接及胀焊结合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93-100页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第93-95页
       ·材料物性第95-97页
       ·力载荷与边界条件第97页
       ·热载荷与边界条件第97-100页
     ·不同温度下接头的温度场分布第100页
     ·温度对胀焊结合接头性能的影响第100-101页
     ·焊缝单元的生与死第101-102页
第五章 接头拉脱力的有限元分析第102-110页
   ·引言第102-103页
     ·液压胀接接头第102页
     ·焊接接头第102页
     ·先焊后胀接头第102-103页
     ·先胀后焊接头第103页
   ·接头拉脱力的数值计算结果第103-106页
     ·胀接接头的拉脱力第103-104页
     ·焊接接头的拉脱力第104-105页
     ·先焊后胀接头的拉脱力第105-106页
     ·先胀后焊接头的拉脱力第106页
   ·拉脱力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第106-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第六章 焊接对胀接接头连接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第110-130页
   ·引言第110页
   ·接头常温胀接后残余接触压力的数值计算结果第110-113页
   ·先胀后焊过程中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数值计算结果第113-123页
     ·不同温度下接头的温度场分布第113-114页
     ·升温与降温对应过程中的残余接触压力数值对比第114-116页
     ·温度对接触面上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116-119页
     ·温度对管板厚度在0°方向上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119-121页
     ·温度对管板厚度在30°方向上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121-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30页
第七章 操作条件对胀接接头密封性能的影响第130-140页
   ·引言第130-131页
   ·压力载荷对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131-133页
   ·温度载荷对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133-139页
     ·传热膜系数H的选取第133-134页
     ·管、壳程流体温差对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134-137页
       ·胀接接头在管、壳程流体温度作用下的温度场第134-135页
       ·管、壳程流体温差对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135-137页
     ·管、壳程流体温度高低对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40-142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140-141页
   ·本课题研究展望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15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58-160页
北京化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注射液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NQO1、XRCC1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胃癌发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