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绪论 | 第14-27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现有研究状况 | 第16-2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21-23页 |
第四节 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 第23-27页 |
第一章 生活在有艾滋病的世界里 | 第27-61页 |
第一节 西部明珠的田野 | 第28-41页 |
一、迷失的萨阿代特 | 第29-33页 |
二、进入田野 | 第33-38页 |
三、关键报道人 | 第38-41页 |
第二节 艾滋病的传入和蔓延 | 第41-54页 |
一、文化传统中的麻醉品——麻烟 | 第41-42页 |
二、美丽的发财梦——外来的“白烟” | 第42-47页 |
三、“爱死病来了”——艾滋病的流入和隐患 | 第47-50页 |
四、毒品、性和母婴——艾滋病的传播模式 | 第50-54页 |
第三节 艾滋病的防与控 | 第54-61页 |
一、恐惧、冷静和融合——艾滋病的防治阶段 | 第55页 |
二、有多少钱干多少事——艾滋病的防治领域 | 第55-57页 |
三、能干多少是多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 第57-61页 |
第二章 与艾滋病相关的地方性表述 | 第61-100页 |
第一节 身体和体液 | 第61-68页 |
一、人是由土变成的 | 第63-65页 |
二、圣洁与污秽——体液 | 第65-68页 |
第二节 性与性别 | 第68-77页 |
一、日常生活中的男女差异 | 第69-73页 |
二、“农夫和田地”——性生活中的男女 | 第73-75页 |
三、“戴手套吃抓饭”——性安全与性快感 | 第75-77页 |
第三节 疾病与治疗 | 第77-82页 |
一、疾病的分类 | 第77-80页 |
二、不同的药物和医疗手段 | 第80-82页 |
第四节 当地人眼中的毒品和艾滋病 | 第82-100页 |
一、“好东西”——关于毒品的地方性知识 | 第82-88页 |
二、不听安拉的话,就会有不治之症——对艾滋病的认识 | 第88-90页 |
三、艾滋病与性别 | 第90-96页 |
个案一:古丽的故事 | 第96-100页 |
第三章 贫困与艾滋病的泛滥 | 第100-136页 |
第一节 关于“贫困文化”的讨论 | 第100-105页 |
一、奥斯卡·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论” | 第100-102页 |
二、讨论和批判 | 第102-105页 |
第二节 萨阿代特社区的贫困与艾滋病 | 第105-119页 |
一、贫困的文化 | 第105-110页 |
二、凋敝的社区 | 第110-119页 |
第三节 个人生活的困境和焦虑 | 第119-136页 |
一、破碎的家庭 | 第119-123页 |
二、焦虑的个人 | 第123-125页 |
个案二:阿丽娜的故事 | 第125-136页 |
第四章 认同、道德与艾滋病 | 第136-167页 |
第一节 艾滋病与认同的建构 | 第136-148页 |
一、圈子的建立和维护 | 第136-141页 |
二、内部差异性与认同的分化 | 第141-148页 |
第二节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面对的各种关系 | 第148-161页 |
一、苦涩的爱——家庭关系 | 第148-150页 |
二、道高一尺——医患关系 | 第150-153页 |
三、魔高一丈——监管关系 | 第153-161页 |
第三节 道德困境中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 第161-167页 |
一、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身处的困境 | 第162-165页 |
二、困境与挣扎 | 第165-167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6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79页 |
附录: 文中提到的艾滋病患者和吸毒者名录 | 第179-182页 |
后记 | 第182-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