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来源 | 第9-10页 |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状态信号的采集 | 第11页 |
·信号分析处理及特征提取 | 第11-12页 |
·状态识别 | 第12-13页 |
·诊断决策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 | 第1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14-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作者的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技术及原理 | 第17-21页 |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 第17-18页 |
·电学信号故障特征法 | 第17页 |
·傅立叶分析 | 第17页 |
·小波分析诊断法 | 第17-18页 |
·粗糙集理论 | 第18页 |
·神经网络诊断法 | 第18页 |
·神经网络原理简介 | 第18-20页 |
·结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模拟电路信号的处理 | 第21-33页 |
·信号的获取及特征提取 | 第21-22页 |
·模拟电路信息模型 | 第21页 |
·信号的获取 | 第21-22页 |
·电学信号的特征提取 | 第22页 |
·信号的幅值域参数 | 第22-23页 |
·幅值域参数的定义 | 第22页 |
·模拟电路信号幅值域参数计算 | 第22-23页 |
·信号的频域分析法 | 第23-25页 |
·频谱的定义 | 第24页 |
·电学信号的频谱分析 | 第24-25页 |
·小波变换法 | 第25-31页 |
·小波基本原理 | 第25-29页 |
·模拟电路故障小波分析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第4章 粗糙集理论及方法 | 第33-42页 |
·粗糙集理论的特点 | 第33页 |
·粗糙集基本概念 | 第33-40页 |
·知识的概念 | 第33-35页 |
·不可分辨关系 | 第35-37页 |
·知识的等价,特化以及泛化 | 第37页 |
·近似关系 | 第37-39页 |
·约简与核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第5章 粗糙集数据处理 | 第42-53页 |
·数据的预处理 | 第42-49页 |
·数据投影 | 第42页 |
·缺失值的处理 | 第42-43页 |
·数据的离散化处理 | 第43-47页 |
·离散化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属性约简 | 第49-51页 |
·常规约简算法 | 第50-51页 |
·值约简 | 第51页 |
·常规值约简算法 | 第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第6章 模拟电路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 第53-59页 |
·信号的傅立叶分解 | 第53-54页 |
·信号的小波包分解 | 第54页 |
·神经网络识别 | 第54-56页 |
·粗糙集方法处理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7章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软硬件系统 | 第59-61页 |
·系统整体结构 | 第59页 |
·测点的选择 | 第59页 |
·硬件系统 | 第59-60页 |
·数据采集子系统 | 第59-60页 |
·故障诊断子系统 | 第60页 |
·数据管理服务子系统 | 第60页 |
·软件系统 | 第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1-63页 |
·作者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第61-62页 |
·对故障诊断技术的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附录 B MaxDiff算法的Matlab程序代码 | 第70-72页 |
B.1 MAIN.m | 第70-71页 |
B.2 LSH.m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