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导论 | 第6-11页 |
·选题意义 | 第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10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2.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带来负面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1-13页 |
3.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带来负面效应的现实描述 | 第13-23页 |
·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 第13-15页 |
·农业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13-14页 |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 第14-15页 |
·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 第15页 |
·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与建设的不利影响 | 第15页 |
·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对留守老人生活的不利影响 | 第15-18页 |
·留守老人劳动强度增大 | 第16-17页 |
·农村劳动力人口外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的影响 | 第17页 |
·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对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影响 | 第17-18页 |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 第18-20页 |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 第18-19页 |
·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的行为及交往方面带来的影响 | 第19页 |
·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方面带来的影响 | 第19-20页 |
·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 | 第20页 |
·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对农村治安状况的影响 | 第20-21页 |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遭受伤害对农村家庭的影响 | 第21-22页 |
·外出农民工的犯罪对给农村的家人带来的影响 | 第22-23页 |
4.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不力 | 第23-24页 |
·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工作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滞后 | 第24页 |
·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 | 第24-26页 |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缺乏土地使用权集聚 | 第26页 |
·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 第26-27页 |
·城镇用人单位非法用工并缺乏一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 | 第27页 |
·现行户籍制度缺陷、城乡体制分割 | 第27-28页 |
·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28页 |
5.解决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所致负面效应的对策 | 第28-37页 |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提高当前农民的总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 第28-30页 |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 第28-29页 |
·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 第29-30页 |
·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 | 第30页 |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 | 第30-31页 |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 | 第30页 |
·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效率 | 第30-31页 |
·创新土地经营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第31-32页 |
·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权能、以法律保障土地流转 | 第31页 |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 第31-32页 |
·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 | 第32-33页 |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的保障体系 | 第32页 |
·建立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 第32-33页 |
·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改革现行教育制度 | 第33-34页 |
·改革与完善当前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 | 第34-35页 |
·创新流动人口生育管理体制 | 第35页 |
·建立建全计划生育奖罚制度、提高农民超生的机会成本 | 第35页 |
·加强农村地区安全防护工作 | 第35-36页 |
·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以及留守老人帮扶与照料体系 | 第36页 |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 第36页 |
·建立农村留守老人的帮扶与照料体系 | 第36页 |
·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身体素质 | 第36-37页 |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业转移 | 第37页 |
6.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