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5页 |
一. 学术史回顾 | 第9-12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三.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13页 |
四. 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州民间社会发育概况 | 第15-19页 |
一. 20世纪30年代广州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第15-16页 |
二. 20世纪30年代广州民间社会概况 | 第16-18页 |
三. 20世纪40年代广州社会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疏河会的成立 | 第19-27页 |
一. 疏通河道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二. 疏河会在偶然中成立 | 第20-21页 |
三. 疏河会逐渐获得“合法”身份并开始收费 | 第21-27页 |
第三章 疏河会的运作 | 第27-32页 |
一. 疏河会在波折中运作 | 第27-28页 |
二. 相关利益群体不满与回击 | 第28-32页 |
第四章 疏河会“领导人”被捕及各方反应 | 第32-39页 |
一. 疏河会“领导人”被绥靖公署诱捕 | 第32-35页 |
二. 各方反响强烈 | 第35-38页 |
三. 招架中的办案机关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朱克勤获保释,善后事宜麻烦多多 | 第39-43页 |
一. 朱克勤获保释 | 第39页 |
二. 善后事宜麻烦多多 | 第39-40页 |
三. 朱克勤的胜诉 | 第40-43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57页 |
一. 三轮车车夫、车商抗议事件 | 第47-55页 |
二. 广州大同酒家的官商之争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