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0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2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述评 | 第10-20页 |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及其成分与结构 | 第10-12页 |
·学生的认识信念 | 第10页 |
·对数学认识信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数学认识信念的成分与结构 | 第11-12页 |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 第12-14页 |
·影响学生数学认识信念形成的因素 | 第12-13页 |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发展规律 | 第13-14页 |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对学习的影响 | 第14-16页 |
·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动机的影响 | 第14-15页 |
·对数学学习的行为参与影响 | 第15页 |
·对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的影响 | 第15-16页 |
·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 第16页 |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改变 | 第16-18页 |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的展望 | 第18页 |
·一些思考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问题与设想 | 第19-20页 |
3 数学认识信念的量表的制定 | 第20-25页 |
·问卷的构想 | 第20页 |
·调查样本来源与特征 | 第20-22页 |
·问卷调查的补充说明 | 第21-22页 |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22-25页 |
4 高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与分析 | 第25-47页 |
·封闭性问卷的定量分析 | 第25-33页 |
·性别、城乡、学科的差异分析 | 第25-26页 |
·年级差异分析 | 第26页 |
·学习层次(优、中、后进)的差异比较 | 第26-28页 |
·性别、年级、城乡、学科之间对认识信念的交互分析 | 第28-30页 |
·认识信念与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兴趣、成绩的相关分析 | 第30页 |
·认识信念对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兴趣、成绩的回归分析 | 第30-33页 |
·定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性别差异 | 第33页 |
·城乡差异 | 第33页 |
·学科差异 | 第33-34页 |
·年级差异 | 第34-35页 |
·学习层次(优、中、后进)的差异 | 第35-36页 |
·认识信念的年级与城乡的交互效应 | 第36-37页 |
·认识信念与情感(消极情感、积极情感)之间的关系 | 第37页 |
·认识信念与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 | 第37页 |
·认识信念与成绩之间的关系 | 第37-39页 |
·开放性问卷的定性分析 | 第39-43页 |
·研究缘由 | 第39页 |
·被试 | 第39页 |
·调查工具 | 第39页 |
·编码系统与数据分析 | 第39-43页 |
·定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对知识结构性维度 | 第43页 |
·对知识稳定性维度 | 第43-44页 |
·对学习能力维度 | 第44页 |
·对学习方式维度 | 第44-45页 |
·对学习速度维度 | 第45页 |
·对知识判断维度 | 第45-47页 |
5 高中生数学认识信念个案与分析 | 第47-65页 |
·研究的设计 | 第47-48页 |
·整体构想 | 第47页 |
·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47-48页 |
·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 第48页 |
·访谈提纲 | 第48页 |
·数学认识信念个案 | 第48-62页 |
·优等生个案 | 第48-53页 |
·中等生个案 | 第53-58页 |
·后进生个案 | 第58-6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2-65页 |
·对认识信念各维度的认识 | 第62页 |
·对性别、城乡、学科、学习层次差异的认识 | 第62-63页 |
·对数学学习行为参与的影响 | 第63页 |
·对学习动机、情感、兴趣等非认知因素的影响 | 第63-64页 |
·对数学认知的影响 | 第64页 |
·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 第64页 |
·认识信念的发展变化 | 第64-65页 |
6 研究结论、展望及几点思考 | 第65-70页 |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反思与展望 | 第66-68页 |
·教育启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一 封闭性问卷 | 第74-75页 |
附录二 问卷维度说明 | 第75-76页 |
附录三 开放性问卷 | 第76-77页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