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铁路沿线噪声预测模拟系统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铁路和噪声 | 第7-8页 |
·GIS技术和噪声预测模拟 | 第8-9页 |
·基于GIS的铁路噪声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铁路噪声研究现状 | 第9页 |
·基于GIS的铁路噪声预测模拟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目标、内容及结构 | 第10-13页 |
·论文目标 | 第1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页 |
·论文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铁路噪声评价与标准 | 第13-19页 |
·噪声评价综述 | 第13-18页 |
·A声级 | 第13页 |
·等效连续A声级 | 第13-14页 |
·昼夜等效声级 | 第14-15页 |
·噪声评价等级数(NR曲线) | 第15页 |
·累积百分声级 | 第15页 |
·语言干扰级 | 第15页 |
·噪声暴露级 | 第15-16页 |
·最大声级 | 第16页 |
·铁路噪声标准 | 第16页 |
·我国铁路噪声标准 | 第16-17页 |
·国外铁路噪声标准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北陆法简介 | 第19-32页 |
·北陆法简介 | 第19页 |
·日本铁道综研社的噪声声源分类 | 第19-31页 |
·新干线噪声现状 | 第19-20页 |
·新干线噪声声源解析 | 第20-21页 |
·噪声预测模式 | 第21-22页 |
·噪声计算方法 | 第22-27页 |
·噪声级计算 | 第27-28页 |
·等效声级的计算 | 第28-29页 |
·时间特性最大值的计算 | 第29-30页 |
·方法评述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模式法简介 | 第32-43页 |
·模式法简介 | 第32页 |
·国内普遍使用的噪声分类 | 第32-33页 |
·轮轨噪声 | 第33页 |
·集电系统噪声 | 第33页 |
·空气动力噪声 | 第33页 |
·基础建筑物噪声源 | 第33页 |
·其他机械噪声 | 第33页 |
·基本噪声预测模式 | 第33-42页 |
·单发暴露声级 | 第34页 |
·参数计算 | 第34-41页 |
·方法评述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点线结合模式的确定 | 第43-47页 |
·点线结合模式 | 第43页 |
·噪声源选择 | 第43-44页 |
·对比 | 第43-44页 |
·本文采用噪声声源解析 | 第44页 |
·基本噪声预测模式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铁路噪声预测系统的实现 | 第47-67页 |
·概述 | 第47页 |
·系统设计的语言 | 第47-48页 |
·VB.NET | 第47-48页 |
·ARCGIS | 第48页 |
·系统设计流程 | 第48页 |
·系统设计的解析 | 第48-57页 |
·系统详述 | 第48-52页 |
·系统实现技术 | 第52-57页 |
·实例 | 第57-66页 |
·GIS空间数据库形成 | 第57页 |
·基础图层数据 | 第57-58页 |
·系统欢迎界面及使用说明 | 第58页 |
·系统工具条及菜单 | 第58-59页 |
·主程序计算结果及查询窗口 | 第59-64页 |
·实例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8页 |
·论文总结 | 第67页 |
·存在问题和不足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1:声源特性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