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庭--人类学视野下女性散工的职业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一、绪论 | 第6-1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6-7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7-10页 |
1. 人类学中两性研究综述 | 第7-8页 |
2. 人类学话语中的性别分工 | 第8-9页 |
3. 社会学、人类学对散工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三) 理论与方法 | 第10-12页 |
1.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10-11页 |
2. 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3. 关于田野工作 | 第12页 |
二、散工从事职业的分类 | 第12-18页 |
(一) 散工——城市中的边缘群体 | 第12-13页 |
(二) 散工职业中的性别隔离现象 | 第13-18页 |
三、散工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调查分析 | 第18-23页 |
(一) 水平性的职业隔离 | 第18-19页 |
(二) 垂直性的职业隔离 | 第19-21页 |
(三) 散工职业中的性别隔离的原因 | 第21-23页 |
1. 社会性别分工观念的影响 | 第21-22页 |
2. 生理因素的差别 | 第22页 |
3.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22-23页 |
4.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 第23页 |
四、变迁中的职业性别隔离 | 第23-27页 |
(一) 职业性别隔离松动的现象 | 第23-26页 |
(二) 散工中职业性别隔离现象松动的原因 | 第26-27页 |
1. 社会结构急速变化 | 第26页 |
2. 男女平等、职业平等意识的增强 | 第26页 |
3. 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上功利意识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五、打破职业性别隔离有效的途径:职业技能培训 | 第27-37页 |
(一)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动机 | 第28-29页 |
(二) 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 | 第29-30页 |
(三) 职业技能培训后的流向 | 第30-31页 |
(四) 职业技能培训与工作观 | 第31-33页 |
(五) 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 | 第33-34页 |
(六) 女性散工缺乏职业技能的现状与思考 | 第34-37页 |
六、结论 | 第37-38页 |
七、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书中提到的对话者名录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