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言 | 第10-15页 |
·核物理发展回顾 | 第10-11页 |
·晕(皮)核及弱束缚核的特性 | 第11-12页 |
·晕(皮)核及弱束缚核光学势参数及阈异常 | 第12-13页 |
·~9Be+~(208)Pb体系的特点 | 第13页 |
·本论文总体结构 | 第13-15页 |
2 理论背景 | 第15-23页 |
·重离子核反应简介 | 第15-17页 |
·弹性散射 | 第17-23页 |
·Rutherford 散射截面 | 第17页 |
·核反应三个阶段 | 第17-19页 |
·光学模型 | 第19-23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3-37页 |
·粒子鉴别技术-探测器望远镜法 | 第23-32页 |
·粒子鉴别技术 | 第23页 |
·探测器望远镜法 | 第23-25页 |
·探测器选择 | 第25-30页 |
·探测器介绍 | 第26页 |
·半导体探测器介绍 | 第26-28页 |
·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介绍 | 第28-29页 |
·ΔE 探测器 | 第29-30页 |
·探测器性能测试和能量刻度 | 第30-32页 |
·电子学与数据获取 | 第32-37页 |
·电子学线路 | 第32-34页 |
·数据获取系统 XSYS 简介 | 第34-37页 |
4 ~9Be+ ~(208)Pb光学势抽取及近阈行为研究 | 第37-58页 |
·光学势阈异常 | 第37-42页 |
·普通核引起的弹性散射光学势阈异常现象 | 第37-39页 |
·弱束缚核引起的弹性散射光学势不同的阈异常现象 | 第39-40页 |
·研究~9Be+~(208)Pb光学势及其近阈行为的意义 | 第40-42页 |
·实验布置与数据处理 | 第42-45页 |
·实验装置 | 第42-43页 |
·立体角刻度与能量修正 | 第43-45页 |
·弹性散射角分布 | 第45-49页 |
·弹散峰 | 第45-46页 |
·弹散角分布计算 | 第46-48页 |
·误差分析 | 第48-49页 |
·各个物理量的误差 | 第48-49页 |
·总误差计算 | 第49页 |
·弹散角分布 | 第49页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49-56页 |
·弹性散射角分布理论分析 | 第51-52页 |
·弹性散射角分布数据分析 | 第52-54页 |
·光学势弥散参数及势半径的确定 | 第54-55页 |
·色散关系和线段模型 | 第55-5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5 结束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