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应用 | 第10-12页 |
·博士后工作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信息不对称对博士后工作影响及对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本研究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19页 |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 第15页 |
·信息不对称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 第15-18页 |
·造成不公平交易和不公平竞争 | 第15-16页 |
·造成劣货驱逐良货和市场缩小 | 第16页 |
·导致生产劣货的竞争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 第16-17页 |
·造成需求与供给、消费者与生产者扭曲 | 第17页 |
·产生道德风险 | 第17-18页 |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 | 第18页 |
·搜寻信息要花费成本造成的障碍 | 第18页 |
·交易者的知识有限性 | 第18页 |
·交易者对信息优势的垄断 | 第18-19页 |
3. 博士后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 第19-26页 |
·博士后工作中的几个主要主体 | 第19页 |
·博士后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现象 | 第19-26页 |
·博士后研究人员与流动站、工作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19-21页 |
·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设站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1-22页 |
·待就业博士后研究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2-23页 |
·博士后研究成果与需要科技成果的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 | 第23页 |
·科研流动站与科研工作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3-24页 |
·设站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4-26页 |
4. 信息不对称对博士后工作的影响 | 第26-31页 |
·对博士后招收工作的影响 | 第26-27页 |
·对博士后培养目标的影响 | 第27-28页 |
·对博士后工作考核评估的影响 | 第28页 |
·对地区和学科平衡发展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博士后成果转化的影响 | 第29页 |
·对博士后就业的影响 | 第29-31页 |
5. 解决博士后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 第31-39页 |
·引入经济领域信息不对称理论成果,研究博士后工作信息不对称现象 | 第31页 |
·完善信息平台,增加信息供应和更新,降低获取信息成本 | 第31-34页 |
·现有博士后信息平台情况 | 第31-33页 |
·完善信息平台,增加信息供应和更新,降低获取信息成本 | 第33-34页 |
·加强流动站和工作站的信息交流,积极开展企业博士后工作 | 第34-35页 |
·实施企业博士后制度对博士后工作有宣传作用 | 第34页 |
·实施企业博士后制度是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难题的有效措施 | 第34-35页 |
·实施企业博士后制度扩展了博士后就业空间 | 第35页 |
·建立和完善博士后自我发展机制 | 第35-36页 |
·建立和完善博士后联谊会制度及其它灵活多样的松散型群众组织 | 第35-36页 |
·组织博士后信息发布会和博士后科技行活动 | 第36页 |
·提高博士后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 第36-37页 |
·加强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 第36-37页 |
·加强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 第37页 |
·加强道德监督,提高腐败成本 | 第37页 |
·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实行合同管理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