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委托代理关系下我国私募基金的收益和风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国外基金市场的私募基金 | 第15-16页 |
·国内对私募基金概念的认识 | 第16-17页 |
·私募基金的定义 | 第17页 |
·全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2章 我国私募基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8-29页 |
·委托代理关系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委托代理关系的界定 | 第18页 |
·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根源 | 第18-19页 |
·委托代理关系基本模型 | 第19-21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及其特征 | 第21-23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公司治理缺陷 | 第23-25页 |
·没有合法的地位 | 第23页 |
·缺乏合格的主体 | 第23-24页 |
·存在系统性风险 | 第24-25页 |
·托管方监管不力 | 第25页 |
·内幕交易严重 | 第25页 |
·私募基金的特殊性决定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5-29页 |
·私募基金的特殊性 | 第25-27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委托代理机制 | 第27-29页 |
第3章 现行委托代理关系下私募基金的利益分配方式 | 第29-40页 |
·利益分配方式及其特征 | 第29页 |
·利益分配方式的比较研究 | 第29-32页 |
·固定管理费用方式的缺陷分析 | 第29-31页 |
·固定保底方式的内在缺陷 | 第31页 |
·收益分成制的优势分析 | 第31-32页 |
·私募基金收益分配方式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2-38页 |
·管理费方式的基金管理者行为选择 | 第32-34页 |
·分成制条件下的基金管理者的行为选择 | 第34-37页 |
·收益分成方式优于管理费方式的初步分析 | 第37-38页 |
·利益分配方式的综合评价 | 第38-40页 |
第4章 现行委托代理关系下私募基金的风险分析 | 第40-51页 |
·私募基金的信用风险 | 第40-43页 |
·私募基金的信用风险及其特征 | 第40-41页 |
·私募基金的信用风险形成机理 | 第41-43页 |
·私募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 | 第43-46页 |
·私募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约束问题 | 第43页 |
·私募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机理分析 | 第43-45页 |
·私募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控制 | 第45-46页 |
·私募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法律风险 | 第46-51页 |
·私募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法律风险及形成机制 | 第46-47页 |
·私募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法律风险的控制 | 第47-5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