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一) 传统的公司法人人格制度 | 第12-13页 |
(二)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及价值 | 第13-14页 |
(三)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 第14-16页 |
1、公司法人制度对债权人保护不足 | 第15页 |
2、公司机关权力分配的转换 | 第15-16页 |
3、公平、正义价值及公司社会责任实现的需要 | 第16页 |
(四) 我国公司人格理论的缺陷 | 第16-18页 |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实践 | 第18-27页 |
(一) 我国存在的主要滥用公司人格现象 | 第18页 |
(二)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适用的主要理论依据及其缺陷 | 第18-23页 |
1、主要理论依据 | 第18-22页 |
2、上述理论依据存在的缺陷 | 第22-23页 |
3、小结 | 第23页 |
(三)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审判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1、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审判实践 | 第23-24页 |
2、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我国地方高院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的有益探索 | 第25-27页 |
三、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具体适用的探讨 | 第27-38页 |
(一) 应确立慎重适用的适用原则 | 第28-30页 |
1、确立慎重适用原则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2、慎重适用原则的具体要求 | 第29-30页 |
3、小结 | 第30页 |
(二) 应进一步明确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条件及准用程序 | 第30-37页 |
1、进一步明确适用条件及准用程序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2、关于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的构想 | 第31-35页 |
3、关于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准用程序的构想 | 第35-37页 |
(三) 应不断完善与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相关的实体法及配套制度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