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国际保理欺诈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7-15页 |
(一) 国际保理业务及其发展现状 | 第7-11页 |
(二) 国际保理欺诈风险产生原因的分析 | 第11-15页 |
二、国际保理欺诈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5-33页 |
(一) 来自保理商方面的欺诈风险 | 第15-18页 |
1、由于保理商的信用风险所致 | 第15-16页 |
2、进口保理商单方滥用取消和变更额度权利所致 | 第16页 |
3、进口保理商恶意利用“应收账款全部转让”规定所致 | 第16-17页 |
4、进口保理商恶意利用GRIF 中的“软条款”所致 | 第17-18页 |
(二) 来自出口商单方或出口商串通进口商的欺诈风险 | 第18-33页 |
1、与GRIF 中“争议”规定有关 | 第19-22页 |
2、与买卖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商务合同有关 | 第22-25页 |
3、出口商利用伪造、虚假的发票进行欺诈 | 第25页 |
4、利用关联企业和“影子公司”进行欺诈 | 第25-26页 |
5、商务合同中债务人抵销权的滥用 | 第26-27页 |
6、可予撤销优先权的恶意行使 | 第27-28页 |
7、出口商利用优先权冲突进行欺诈 | 第28-33页 |
三、国际保理业务中欺诈风险的对策研究 | 第33-41页 |
1、事前防范措施——预防国际保理欺诈行为的产生 | 第33-38页 |
2、事中控制措施——阻却国际保理欺诈行为的实施 | 第38页 |
3、事后处置措施——运用救济及/或惩戒手段制裁国际保理欺诈行为 | 第38-41页 |
四、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7页 |
详细摘要 | 第47-49页 |